1988年台灣農民運動(又稱520事件、520農民運動)為台灣發生於1988年5月20日的農民大規模社會群眾運動,也是臺灣解嚴後首次爆發激烈警民衝突的社會群眾運動。 --來自 維基百科
第4項訴求「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這是唯一公認沒進展的。林慧如用「不動如山」描述,蔡培慧說,當年農會信用部發生超貸、跟地方派系綁在一起有關,選舉制度是一個問題、農會角色也是一個問題,遲早要面對。
1988年春天,政府決定擴大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促使積怨已久的農民走上街頭,先是316事件,緊接著4月26日農耕機開上台北街頭,而後更爆發520農運,抗爭愈演愈烈。時任經濟部國貿局長的蕭萬長接見雞農代表,卻被憤怒農民砸雞蛋,前國貿局資深官員感慨,「小經濟體跟大經濟體談判,壓力本來就大,外面也會認為去談判就是讓步」。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16日說,今年5月20日是「520農民運動」的35週年,立法院會16日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這是給「520農民運動」最好的禮物,「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