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

ACG即日本動畫(Anime)、漫畫(Comics)與電子遊戲(Games)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10/02 | 鏡花先生

【動畫】《無職轉生》:「成為系」小說的先驅者,人生失敗組「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

魯迪烏斯是「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而不是「到了異世界就當龍傲天開外掛輕鬆地過活」。就算天生在魔法方面有著不錯的才能,他也一樣要在旅途與人生中歷經挫敗、歷經傷痛、甚至歷經死亡——還要不斷跟前世的創傷搏鬥。

2022/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南京夏日祭點燃中國反日情緒,10多個動漫展取消;台灣漫博睽違2年回歸,立委賴品妤蘿莉塔造型吸睛全場

報導中引述多位中國動漫愛好者看法,有人認為這個活動已經舉辦好幾年了,以前也沒出事,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反應這麼大;有人則表示,即便身為二次元的愛好者,在民族情感上也無法接受南京「夏日祭」的方式。

2022/05/21 | Elanor Wang

【手遊】張碩尹《她與你與她的戀愛》:期待女主角每日小福利,然後崩壞,然後看到藝術

手機遊戲可不可以是數位藝術的載體?在張碩尹《她與你與她的戀愛》中,玩家得按時序逐漸解鎖日日劇情,也從期待女主角每日小福利,逐漸看著她失控脫序......直到女主角驀然盯著玩家,宣布為了與玩家「真實」接觸,男主角必須消失......

2021/06/18 | CCC創作集

從「擬人」邁向「萌擬人」:透過泛靈論、寓言與啟蒙,追求「非人特質」的更多可能性

可以「萌」的擬人角色和一般擬人角色差別究竟為何?我們可簡單以外型區分擬人角色為完全人型、半人型、原型3種,並以「是否出現以戀愛或情慾為題的相關二次創作」及「網路社群評論」兩點,作為作品是否「萌」的判斷標準。

2021/03/14 | 野人

ACG名曲惡搞作《千本幼女》本質上就是首糟糕「歪歌」,被罵剛好而已

在中學男生群體中,時常產生糟糕的屎尿屁玩笑,〈千本幼女〉就是一樣的情形——扒掉這些次文化、惡搞、犯罪歌曲的保護傘,「宅男」們該認清不是圈外人假掰,而是這首歌的確過份了。

2021/03/14 | 野人

ACG名曲惡搞作《千本幼女》本質上就是首糟糕「歪歌」,被罵剛好而已

在中學男生群體中,時常產生糟糕的屎尿屁玩笑,〈千本幼女〉就是一樣的情形——扒掉這些次文化、惡搞、犯罪歌曲的保護傘,「宅男」們該認清不是圈外人假掰,而是這首歌的確過份了。

2021/03/13 | Altia

日本動漫被指責「教壞囝仔大小」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別預設觀眾只會照單全收

認定消費意味著接受作品的價值觀,假定觀眾會「被潛移默化」和「侵蝕價值觀」,無疑是否定了動漫畫作為一種參與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充滿著從觀眾而來的反饋、不妥協、戲虐甚至否定的本質。

2021/02/28 | 讀者投書

回應「隱藏在動漫文化中的保守價值觀」:作者的錯誤論證與話術,造成圈內圈外更強的對立

就算非ACGN圈的人也該好好的理解,雖然劇情、設定、世界觀都可以被評論,但不是用片面、限制、錯誤的一面來理解,那是不公平的。為什麼到了今天,看待動漫文化時還是有人這麼保守?

2021/02/25 | 野人

回應「隱藏在動漫文化中的保守價值觀」:去脈絡、貼標籤,你批評時帶了多少偏見?

ACG本來就是小眾次文化,但許多批評在刻板印象標籤底下,常是經不起推敲的論述與對次文化的赤裸裸歧視,當下雖然好像只淪為笑柄,但許多佳作甚至整體產業,卻因此遭受不白之冤。

2020/10/15 | Iris Wang

《衝吧烈子》:白天的職場壓力,跟著小浣熊烈子嘶吼「死亡金屬」抒發

烈子胸無大志,每天都是家、公司兩點一線往返,或是偶爾去KTV唱死亡金屬解放壓力,沒有其他的休閒嗜好,她對這樣的生活沒有不滿。

2020/10/03 | 方格子vocus

《3月的獅子》善用類比美學,讓冷門的將棋漫畫變成內行人的經典

與其說《3月的獅子》主題是將棋,它更像是一齣群像劇,描繪著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每個人生叉路口會遇到的事情,又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情感、行動去面對。

2020/08/05 | 方格子vocus

一個人的台北國際ACG博覽會:事先沒做功課,讓「委託代買」成為一場災難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不就是委託代買而已嗎?」若抱持著這種心態請親友代買,最終就是你該做的功課,全部拋給代買的親友處理。

2020/06/26 | 鏡花先生

那個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動畫導演——隨談水島努以及《女子落》

既然強國玻璃心這麼喜歡「雖遠必誅」人家執導的動畫,那麼我也趁此機會,反過來推薦一下個人喜愛的水島努作品好了。說到水島努,當然不可不提他拿手的搞笑類型動畫了。這次要介紹的,是2012推出的《女子落》(或譯《女子落語》)。

2020/05/26 | 精選轉載

此宅非彼宅:被搞混的「宅經濟」與「御宅族文化」

這種一詞多義的混亂是何時開始出現的?又為何會出現?讓我們先從「宅經濟」的開端──御宅族文化開始,追本溯源。

2019/09/16 | 精選轉載

【插畫】胖次、歐派、紳士,這些二次元用語是什麼意思?

「二次元」有許多「行話」,從「ACG」、「CV」到我們常見的「傲嬌」、「抖」、「控」這些日常生活常用詞彙,其實都是由這個文化而來。

2019/08/16 | 《思想坦克》

京阿尼悲劇:殺人的不是次文化,而是日本社會極端的「粉飾太平」

日本可以說是追求「粉飾太平」到病態的國家,「對於追求表面和平到病態」的情形,不只助長了校園霸凌,甚至演變成為社會進步而倡議,也會被輿論撻伐、扭曲甚至抹黑的地步。

2019/01/05 | 潘柏翰

【扮裝小辭典】偽娘、Cosplay、變裝皇后?七個名詞搞懂「男扮女裝」這回事

從外表看上去都是男扮女裝,但你可能未必知道這裡頭其實有著不同的文化與社群。讓我們用一篇文章的篇幅,帶你認識在「男扮女裝」這名詞的大傘下,不同的族群有各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