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又稱注意力缺失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縮寫為AD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23 | 精選書摘

《多巴胺國度》:為什麼在人類富裕達到空前的年代,我們會快樂不比從前而痛苦與日俱增?

蘭布克醫師在書中整理出一套方法協助成癮者有效戒癮,這八個步驟的英文首字剛好對應多巴胺(DOPAMINE),包括:資料(Data)、目的(Objectives)、問題(Problems)、禁慾(Abstinence)、正念(Mindfulness)、洞見(Insight)、下一步(Next steps)和實驗(Experiment)。

2023/08/27 | 精選書摘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別急著對孩子們的「好奇心、活力與追求新奇」投藥

如果我們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做不來的事,相反地,我們讓孩子往他的特質去發展人生:愛冒險、對有興趣的事物全心投入、擅長同時進行許多事、熱情、動作快、點子多、顛覆傳統、不愛墨守成規等等,讓過動兒有機會發揮這些珍貴的特質,就如同書上所說:過動症不再是病態,而是一種會發光、發亮的特質。

2023/06/07 | 人本教育札記

我的小孩有發展遲緩嗎?哪些指標可以幫助判斷?

隨著年齡增長,每個小孩的成長速度有所不同,不過當發現與其他小孩的發展落差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應該要稍微檢視一下各項兒童「發展里程碑」,確保小孩成長狀況,若有需求,也可以讓醫療及早介入。

TNL+ 2023/01/15 | 林俊成(Jason Lin)

《灌籃高手》角色人格剖析(下):從五大性格分析,為什麼櫻木和流川楓一開始容易起爭執?

安西教練觀察著每位球員的特質,把他們擺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們能夠發揮特色,並且激發他們的潛力。他讓三井壽找回打球的初衷,他讓流川楓學會了傳球與分享,他讓櫻木正視自己的責任。他從不主動介入,看起來非常無為而治,但是他也默默建構球隊的默契,以及彼此配搭的運作體系,運籌帷幄許多事情都掌握在他謹慎的思維中。

TNL+ 2023/01/14 | 林俊成(Jason Lin)

《灌籃高手》角色人格剖析(上):櫻木像極了ADHD,流川楓「愛睡覺」提升運動表現有科學根據

如果櫻木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常會被叫去輔導室,因為他出現很多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的特質。不耐久坐、粗心大意、經常遲到、工作效率差、和人溝通不良,經常衝動地和別人爭執,甚至見一個愛一個,告白失敗50次的勇氣⋯⋯

2022/12/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文字大嬸」周慕姿:字典的字這麼多又這麼小,超好看又划算啊!

文字大嬸魂如影隨形,周慕姿甚至一度告訴友人,《字典》、《六法全書》等文字極其緊密的書籍,才是最划算的選擇。如今回想,周慕姿自嘲極其駑鈍,「像別人懂得品茶,我只會說哎呀喝水就好!」從小養成的文字大嬸,曾以圖書館管理員、書店店員為志業,期待遍覽群書,「但我現在知道,不必做這些工作也能讀很多書喔!

2022/10/29 | BBC News 中文

「布朗噪音」和「白噪音」有何差別?為什麼在社群上變得如此火爆呢?

布朗噪音不同於白噪音,而越來越多跡象表明,人們正求助於這種布朗噪音來逃避現代生活的干擾,或是自己的萬千思緒。至於布朗噪音的爆紅,主要是因為ADHD群體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和分享的結果。由於用戶分享其音頻的好處,讓#布朗噪聲標籤在TikTok上有超過8600萬次的點擊和收看。

2022/07/07 | julia

【電玩@醫療】VR遊戲讓孩子不再害怕打針、AR協助中風患者復健,還能讓ADHD兒童增強專注力?

許多人對於電玩的印象仍停留在可有可無的娛樂,甚至對它有著負面印象,覺得就是浪費時間、幼稚的東西。然而電玩遊戲早已和各式各樣的領域跨界合作,斜槓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今天我們要來看的,便是電玩遊戲於醫療領域上的跨界應用。

2022/06/13 | 大家健康

運動有助於自閉症、ADHD孩童調適情緒、專注學習,專家示範如何使用特定技巧引導

足量的運動可幫助自閉症者減少「挑戰常規」的行為,例如發脾氣不肯配合班級常規,讓他們更願意配合生活中的流程,所以即便引導運動不容易,仍值得師長學習。

2021/11/14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雙語越早學越好嗎?閱讀障礙、注意力缺失是哪裡卡關?解鎖大腦處理語言的奧秘

即使不是母語會出現的音素,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辨識力,但這種天賦會逐漸「關上門」。隨著語言學習的過程,我們對母語中不存在的音素會漸漸失去敏感度。因此可以提早讓孩童在自然環境中接觸語言,累積經驗值。口語詞彙是閱讀能力的根基,不管第一或第二語言,都不用急著讓孩童學習文字。

2021/09/29 | TNL 編輯

健保署放寬藥物健保給付:阿茲海默症、成年過動症患者受惠,預計逾1.6萬人受惠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另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淑芬醫師則指出,台灣約有7%兒童患有ADHD,其中因為缺乏適當治療而導致症狀持續至成年的比例有60%。

2021/07/28 | 精選轉載

【專訪】運動心理學家洪聰敏:想讓好動的ADHD孩童更專心,運動有效嗎?

該怎樣改善ADHD孩子的過動行為?要如何幫他們安排適合的運動呢?洪聰敏針對ADHD孩童進行了相關研究,找到了「該如何動」的小撇步和新發現。

2021/02/21 | 傅紀鋼

專訪大尺度模特兒兼詩人靡靡(Tiny):度過精神囚禁般的空白童年,用本能寫詩過活

對靡靡來說,童年生活就只是吃飯睡覺上學,然後腦中一片空白的活著。她的生活,就如機器人被關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倉庫裡。上大學後,隨著更多的人際互動,她察覺到自己狀態頗為特殊,進而認知到童年經歷是地獄般的痛苦,到後來就整個發作。

2021/01/02 | 精選書摘

《人類使用說明書》:利用「貝氏定理」來管理我人生中最為波濤洶湧的關係

貝氏定理除了定期充當我的靠山,在這場相當私密的戰爭中,也一直充當我的武器,我可以利用事前假設,把自己拖離情緒崩潰邊緣。若無貝氏定理,我就只能被動回應眼前的證據——光只是噪音、臭味、塑膠按鈕,即足以推我落下懸崖。

2020/07/09 | 精選書摘

《EMDR兒童治療》:早期創傷與缺乏遊戲,將會造成一連串「複雜創傷」

當兒童的重要神經生理結構正在發育之際,卻經歷到虐待、疏忽、家庭暴力、創傷失落以及戰爭,這對於兒童的發展會造成長遠的害處。本書宗旨便是為了治療這些承受早期、長期及複雜創傷的兒童。

2020/06/27 | 食力foodNEXT

破除迷思:吃了添加人工色素的食物,真的會讓小孩過動嗎?

有些家長會擔心添加了黃色4號、黃色5號、紅色6號與紅色40號等人工色素的食物。這些色素為何會被懷疑跟過動症有關?它們真的會造成兒童過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