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2/21 | 德國之聲

人口普查窒礙難行:印度人口即將世界第一,但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

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可能在4月14日達到14億2577萬5850人,並於這一天超過中國。然而,因為印度政府未能如期完成最新的人口普查工作,沒有人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有多少人。印度國會發言人克拉(Pawan Khera) 指出,「在就業、COVID-19死亡等重要問題上,我們已經看到莫迪政府如何傾向於隱瞞關鍵數據。」

2020/06/12 | 讀者投書

隱私權與生存權之爭:生物辨識系統強化了公民參與,還是政府監控?

新自由主義政策將國家、市場和公民交織在一起,利用科技取得生物數據和個人資訊,從而將從前屬於某個文化社群的政治文化身份轉變為只屬於個人的、去政治化的、強調個體獨特性的經濟身份。國家的角色逐漸企業化,透過個人資訊的蒐集,提供客製化的服務與福利。

2018/11/08 | TIME

尊嚴勝過隱私權?印度生物識別個資賣給私營企業的論戰

此措施目的本在於減少系統複雜性,但對某些人來說,反而增加額外阻礙。因為指紋與虹膜掃描的強制性要求,使得一些缺少手指或眼睛的痲瘋病患原有的政府福利被取消。

2018/09/06 | 精選書摘

與其說是天然資產或是商品,「大數據」在普亭手中已成為武器

在這個邪惡加速的時代,俄羅斯聯邦每年撥出3億美元來資助奇幻熊的千人菁英駭客,成為全球數位謊言和動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