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外相卡麥隆:中國不得以武力尋求「統一」台灣,憂心西方援烏不做該做的事

「我們要不要承認歐洲安全也是美國安全?」卡麥隆呼籲,歐美應團結一致,確保普亭是輸家。若美國國會遲未能通過相關預算,卡麥隆認為有兩個人將「會心一笑」:一個是普亭,另一個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卡麥隆說,他可不想給普亭或習近平送上這樣的耶誕大禮。

2023/11/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阿巴斯促布林肯推動加薩停火,阿拉伯國家與美國意見分歧;巴勒斯坦裔美眾議員控拜登挺種族滅絕

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區持續軍事攻勢以期擊潰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美國和阿拉伯盟國似乎立場分歧,因為儘管巴勒斯坦平民死亡人數攀升,美國和以色列仍抗拒立即停火壓力。阿拉伯國家的外交部長4日罕見公開展現雙方意見不和,在記者會上敦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服以色列同意停火。

2023/07/07 | BBC News 中文

美國財長葉倫訪中:繼「壞警察」布林肯之後,「好警察」能修補美中關係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對BBC說:「我會形容這有點像是好警察、壞警察理論,而布林肯是壞警察。」羅格夫說,布林肯作為國務卿,不得不提起像台灣和烏克蘭這些硬話題。但羅格夫同時提醒,不能就此以為葉倫將對北京軟弱,她還是有可能就多項議題向中國施壓,包括知識產權法律和市場准入。

2023/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眾議員聯合致函布林肯呼籲廢除「美中科技協議」,專家:時代變了,拒引狼入室

「美中科技協議」是在1979年美中建交當年簽署,自此約每5年續簽,促成雙方從大氣及農業科學,至物理及化學基礎研究等領域的合作,協議將於今年8月27日到期。

2023/03/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務卿布林肯:中國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尚未越線提供俄國大量軍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23)日表示,他同意情報單位評估,認為共軍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並表示中國正在觀察全世界對俄烏戰爭的回應,從中汲取經驗,若任由俄羅斯攻擊鄰國而不受懲罰,將為潛在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2023/0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偵察氣球從施放到偏離航道,《華盛頓郵報》:美方早已知情並全程追蹤近一週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監控人員從路徑判斷氣球本應一路飛到美國屬地關島,但它卻在這條東向航線某處出乎意料北轉。據多位美國官員說法,分析人員正在研究,中國有沒有可能原本並無意讓這顆高空偵察設備滲透至美國腹地。

2022/04/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參議員:台灣生產全球90%高端半導體,若被中國攻下怎麼辦?布林肯:堅決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所需武器

共和黨首席議員里契表示,戰爭期間要支援海島國家會難上許多,因此美國援助事前就要送達。他也呼籲美國政府加速處理現有對台軍售案,讓台灣更快取得武器,也應協助台灣獲取額外能力。

2022/03/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美國判緬軍「種族滅絕」,國際施壓盼有望改善羅興亞人處境

羅興亞人遭受迫害事件幾乎天天上演,緬甸軍政府利用殘忍不人道的手段對該少數民族進行殺戮、強暴、酷刑,就算受到人權組織譴責,緬甸軍方的暴力行為依然持續進行。如今美國國務院公開為羅興亞人發聲,希望可以為羅興亞人權迎來曙光。

2021/01/21 | TNL 編輯

美準國務卿布林肯承諾確保台灣自我防衛,認定中國無疑是美國最大挑戰

布林肯回應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定且長期跨越黨派,例如《台灣關係法》及《美中公報》。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抵抗外來侵略,就是承諾的一部分,「拜登政府絕對會持續這些承諾,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