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 |
英國外相卡麥隆:中國不得以武力尋求「統一」台灣,憂心西方援烏不做該做的事
「我們要不要承認歐洲安全也是美國安全?」卡麥隆呼籲,歐美應團結一致,確保普亭是輸家。若美國國會遲未能通過相關預算,卡麥隆認為有兩個人將「會心一笑」:一個是普亭,另一個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卡麥隆說,他可不想給普亭或習近平送上這樣的耶誕大禮。
2023/11/06 |
阿巴斯促布林肯推動加薩停火,阿拉伯國家與美國意見分歧;巴勒斯坦裔美眾議員控拜登挺種族滅絕
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區持續軍事攻勢以期擊潰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美國和阿拉伯盟國似乎立場分歧,因為儘管巴勒斯坦平民死亡人數攀升,美國和以色列仍抗拒立即停火壓力。阿拉伯國家的外交部長4日罕見公開展現雙方意見不和,在記者會上敦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服以色列同意停火。
2023/07/03 |
美眾議員聯合致函布林肯呼籲廢除「美中科技協議」,專家:時代變了,拒引狼入室
「美中科技協議」是在1979年美中建交當年簽署,自此約每5年續簽,促成雙方從大氣及農業科學,至物理及化學基礎研究等領域的合作,協議將於今年8月27日到期。
2023/06/15 |
美國務卿布林肯18日重啟因偵察氣球延後的訪中行,參議員盧比歐提法案加速對台軍售
趕在布林肯出訪前夕,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14日重新提出「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Taiwan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盼透過多方管道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對抗中國潛在侵略。
2023/02/16 |
中國偵察氣球從施放到偏離航道,《華盛頓郵報》:美方早已知情並全程追蹤近一週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監控人員從路徑判斷氣球本應一路飛到美國屬地關島,但它卻在這條東向航線某處出乎意料北轉。據多位美國官員說法,分析人員正在研究,中國有沒有可能原本並無意讓這顆高空偵察設備滲透至美國腹地。
2022/04/27 |
美參議員:台灣生產全球90%高端半導體,若被中國攻下怎麼辦?布林肯:堅決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所需武器
共和黨首席議員里契表示,戰爭期間要支援海島國家會難上許多,因此美國援助事前就要送達。他也呼籲美國政府加速處理現有對台軍售案,讓台灣更快取得武器,也應協助台灣獲取額外能力。
2016/06/26 |
蔡英文「英翔專案」過境邁阿密 美參議員魯比歐稱「台灣總統」
魯比歐表示,無論面臨多少外來壓力,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因為兩個活躍的民主政體有相同的理念,雙方必須繼續推動繁榮、和平與自由亞洲的共同目標,「未來的幾年,美國必須繼續與蔡總統合作深化美台關係」。
2016/06/13 |
蔡英文6/24「英翔專案」首出訪 將過境邁阿密與洛杉磯
據傳此次出訪往返程將過境美國邁阿密、洛杉磯,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將前往接機。但外交部日前說,過境美國2個城市還未最後定案,基於台美默契與諒解,在未完全確定前無法宣布,目前作業都在積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