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BA.4

Omicron(B.1.1.529)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的一種變異株。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13 | 精選轉載

Omicron出現後,二次確診的平均間隔縮短為六個月,為什麼會這樣?

Omicron厲害之處,是它摧毀了人類希望透過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從而阻斷COVID-19傳播的夢想。另外,新的Omicron病毒株流行或將縮短二次感染的「安全窗口」。也就是說,新突變株的出現可能使兩次感染間隔進一步縮短。

2022/10/26 | TNL 編輯

本土增4萬0261例、52死:中選會表示無法源依據,九合一大選確診者仍無法出門投票

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承認,國內法律對於不在籍投票等制度尚且缺乏規範,因此不在籍投票或特設投票所的實施,法律上仍無依據。陳朝建也表示,大考中心辦理特別考場,是因為法律允許,參加考試不受戶籍地影響,因此大考中心可以尋找適合的考場。

2022/10/05 | 黃皓筠

本土隔105日再破5萬例確診,指揮中心:10月13日邊境照樣解封,18歲以上開放施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今日宣布,考量目前仍處Omicron變異株疫情流行期,且為保障年輕族群健康,自10月11日起,擴大納入18至49歲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

2022/09/28 | 黃皓筠

本土增4萬8613例、38死:疫情仍在高原期,10月份流感與COVID-19疫苗可同時接種

王必勝指出這3天確診人數都有微幅上升,但幅度都比上週與上上週來得小。指揮中心目前仍在持續觀察,目前國內疫情應屬高峰過後的高原期,未來趨勢走向如何都須持續關注。

2022/09/21 | 黃皓筠

本土增4萬6673例、39死,王必勝:確診連2天減少,仍須觀察1至2週才能確定下降趨勢

針對確診人數連續2天下降,是否意味高峰已過,王必勝回應,現在看到的降幅以及天數還太少, 沒辦法用來直接判斷高峰是否已過。下降趨勢有沒有形成,仍須觀察1至2週才能確定,因此這幾天很關鍵。

2022/09/18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3萬9330例、死亡39例:第2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抵台,優先供三類人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3萬95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另新增39例死亡。另外,第2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已抵台,將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

2022/09/15 | 德國之聲

EMA建議批准輝瑞BNT二價疫苗,德國研究發現95%的人已有新冠抗體

歐盟正在審核輝瑞BNT針對Omicron BA.4、BA.5變種的COVID-19疫苗上市。製造商表示,獲得批准之後,便能在數日內供應疫苗給歐盟各國。與此同時德國一項研究發現,95%以上的人身上都已經帶有COVID-19病毒抗體。

2022/09/08 | 黃皓筠

今日本土新增3萬4846例、死亡29例:9月底優先使用BA.1次世代疫苗,BA.5疫苗若通過審核未來考慮採購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3萬5124例COVID-19確定病例、29例死亡。李秉穎說明指揮中心預期年底前又會出現一個新的變異株,若現在不打BA.1次世代疫苗,並等待2至3個月到BA.5疫苗核可,屆時可能又有新的變異株成為主流病毒,這樣將永遠沒有疫苗可打。

2022/09/06 | TNL 編輯

指揮中心:莫德納次世代疫苗9月底到貨200萬劑,將分階段開放2類對象追加接種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次世代疫苗無法一下子就開放全民使用,未來可施打對象接種間隔期為3個月以上,符合身分資格及接種時程者就可以施打;預計9月底將有2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抵台。

2022/09/05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2萬3931例、死亡31例:9/12起恢復美、加、紐、澳、歐洲與邦交國入境免簽

對於民眾是否應盡快施打,還是等待後續的BA.5雙價疫苗進來,指揮中心則列舉歐洲藥品管理局和加拿大衛生部的建議,指目前民眾不應等待針對特定變異株的次世代疫苗,而是有可以打的疫苗就盡快施打。

2022/09/02 | TNL 編輯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獲食藥署EUA作為追加劑,18歲以上成人可接種、間隔至少3個月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皆表示,次世代二價疫苗(mRNA-1273.214)對付Omicron BA.5雖然保護力的持續時間可能較短,但若能擋過這波BA.4和BA.5疫情,就有其價值。

2022/09/02 | TNL 編輯

美CDC建議12歲以上民眾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趕在冬季來臨前強化人們對病毒的免疫力

疫苗製造商尚未完成次世代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CDC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裡有部分成員因數據不足持保留態度。多數次世代疫苗的可用數據,都來自實驗室及動物試驗。

2022/09/01 | TNL 編輯

美FDA批准莫德納、輝瑞BNT抗BA.4、BA.5二價疫苗,預計秋天展開接種

美國政府官員表示,這個秋天將開始的接種計劃,預期符合接種資格的人數會比前一次官方核准的還要多。考量到長新冠,稍微年輕以及健康的美國人也應該接種二價疫苗。

2022/08/29 | 藍妮蒨

今日本土新增2萬160例、死亡22例:國內出現首例BA.5死亡個案,已逐漸成為主流病毒株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Omicron疫情本週占比已升高40.1%,較上周18%有翻倍情形。目前仍以北部68例個案數最多,其次是中部11例。另外,Omicron BA.5疫情趨勢穩定成長中,已逐漸成為國內主流病毒株,尤其在北部最明顯。

2022/08/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新增近萬宗確診,BA.4、BA.5成主流病毒

張竹君表示,BA.4和BA.5已成為本地主流病毒,佔整體病例50.5%;接下來單日突破1萬例將是預期中的事。

2022/08/24 | 潘柏翰

輝瑞、BNT向美FDA提交二價疫苗EUA申請,預計適用於12歲以上民眾

輝瑞公司指出,二價疫苗包含了針對COVID-19原始病毒株棘蛋白的mRNA,也包含了針對Omicron BA.4和BA.5棘蛋白的mRNA。臨床前的數據顯示,二價疫苗作為追加劑能夠產生足夠強的中和抗體對抗Omicron BA.1、BA.2、BA.4、BA.5,以及原始病毒株。

2022/08/22 | 藍妮蒨

今日本土增1萬6669例、死亡23例:國內BA.5佔比約18%以北部最多,社區仍有先前疫情的防火牆

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BA.5的佔比約18%,北部約23%、中南部約10%。而截至今BA.5在國內佔比不高,顯示出先前的疫情仍有一定的防火牆。

2022/08/19 | BBC News 中文

二價疫苗陸續問世,能否與主導多國疫情的BA.4、BA.5相抗衡?

人們通常認為通過感染病毒可以獲得自然免疫增強,使人能夠更好地識別遇到的變體並抵禦未來的感染,而最新分析發現,即使接種了3劑疫苗的人,還是會重覆感染,包括再次感染Omicron變異株及其各種亞型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