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BA.5

Omicron(B.1.1.529)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的一種變異株。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13 | 精選轉載

Omicron出現後,二次確診的平均間隔縮短為六個月,為什麼會這樣?

Omicron厲害之處,是它摧毀了人類希望透過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從而阻斷COVID-19傳播的夢想。另外,新的Omicron病毒株流行或將縮短二次感染的「安全窗口」。也就是說,新突變株的出現可能使兩次感染間隔進一步縮短。

2022/12/19 | 劉亭妤

今日本土新增1萬0317例、死亡23例:王必勝呼籲民眾勿大量購買「普拿疼」轉寄國外

本週確診總數較上週增加6.7%,但今日確診病例數較上週減少4.7%,需持續觀察疫情變化趨勢。近期「普拿疼」品牌之藥品供貨吃緊,王必勝呼籲民眾勿大量購買轉寄國外,國內除普拿疼外穰有其他品牌的乙醯胺酚藥品可供退燒使用。

2022/12/05 | 劉亭妤

今日本土新增1萬209例、死亡22例:非本國籍且無健保之確診者,明年起自付確診隔離治療費用

明年1月1日起非本國籍且不具健保身分的人士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自付;莊人祥補充,過去一年非本國籍確診個案有26萬0929例,其中112例中重症,5月至11月這段期間公務預算支出約3.2億。

2022/12/01 | 精選書摘

何美鄉《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為什麼我們會稱Omicron是救星?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

本書是一個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台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集合疫情期間,全球科學界對病毒、疫苗、免疫反應、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衛專業的解讀,層層為大眾的防疫知識打釘固樁。

2022/11/24 | 賴冠伶

今日本土新增1萬6015例、死亡65例:疫情漸緩,確診數較上週四下降20.2%

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2022)年採購的莫德納次世代BA.5雙價疫苗,共有61.3萬劑已在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目前已經完成通關程序,會再送到物流中心進行檢驗封緘作業。莊人祥說,這批的效期到明年的6月12日,並預計在12月2日提供給民眾做追加劑使用。

2022/11/17 | 潘柏翰

今日本土新增2萬0078例、死亡77例,莊人祥:首批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明早配發

有關醫師王任賢近期受媒體訪問指出台灣在疫情期間最大的問題是設立「就醫障礙」,使得COVID-19死亡率超高,莊人祥在今日的記者會上也提供相關的數據予以澄清。

2022/11/14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1萬6578例、死亡40例:本土第2例BQ.1台中現蹤,口罩解禁要看下週病例數

上週本土檢出的BQ.1個案,是中部本國籍20多歲男性,他在5月14日曾經確診,10月29日因發燒腹瀉就醫,送定序之後確認是BQ.1,為本土第2例。

2022/11/06 | TNL 編輯

本土新增2萬4309例、死亡47例,莊人祥:疫情較上週下降17%、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將於本週到貨

莊人祥今日下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上一波BA.2疫情最低點落在7月底,單週14萬例,預期BA.5疫情會降得更低,但仍受民眾防疫行為改變、疫情政策放寬及XBB等新興變異株在國內傳播情形影響。

2022/10/28 | TNL 編輯

衛福部專家會議:開放12歲以上民眾自由選擇次世代疫苗種類,5-11歲兒童追加劑間隔縮短為3個月

由於現階段莫德納BA.5雙價次世代疫苗尚未到貨,莊人祥說,經諮詢專家建議,自11月1日起,先開放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莫德納BA.1雙價次世代疫苗,作為追加劑使用,包含尚未接種追加劑及已完成單價疫苗追加劑接種者。

2022/10/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食藥署核准輝瑞BNT、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EUA,王必勝:首批最快11月上旬到貨

王必勝進一步解釋,台灣與美國莫德納公司於去(2021)年7月22日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的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目前共有1263.5萬劑到貨,隨時可依需求再下單。至於輝瑞BNT部分則需要另外洽談合約。王必勝說,為避免浪費,會先用莫德納,不足再另外跟輝瑞BNT簽約。

2022/10/26 | TNL 編輯

本土增4萬0261例、52死:中選會表示無法源依據,九合一大選確診者仍無法出門投票

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承認,國內法律對於不在籍投票等制度尚且缺乏規範,因此不在籍投票或特設投票所的實施,法律上仍無依據。陳朝建也表示,大考中心辦理特別考場,是因為法律允許,參加考試不受戶籍地影響,因此大考中心可以尋找適合的考場。

2022/10/19 | julia

公衛專家陳秀熙:前三劑疫苗防中重症能力已逐漸「歸零」,應盡快提升次世代疫苗覆蓋率

陳秀熙表示,近來研究顯示原始疫苗追加劑預防中/重症的效力會隨著時間下降,施打6個月後下降至50%以下,因此對於面對BA.5,中/重症高危險群不再受到疫苗保護,而形成「疫苗中/重症保護歸零」。若不補打次世代疫苗,原始疫苗保護能力下降現象持續下去,對台灣死亡率將產生極大影響。

2022/10/19 | 黃皓筠

本土增4萬4601例、42死:高端接種者赴日不再有問題,即日起可補打其他廠牌疫苗

考量國內邊境管制措施逐漸放寬,國際間各式交流需求日益增加,指揮中心經綜合評估後,宣布自即日(19)起,提供已接種高端疫苗有出國需求的民眾,可接種其他廠牌疫苗,作為基礎劑需間隔4週,作為追加劑需間隔12週。

2022/10/18 | 劉亭妤

今日本土新增4萬4846、33例死亡:確診數較上週平均降4.3%,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出現相對低點

今日確診數雖較上週二增加增加8.4%,但若綜合平均上週連假後的週二及上週最高確診數週三、週四,今日的確診數事實上是降低了約4.3%。另外,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領用為9656人份,低於前兩週皆超過1萬人次的高點,反映疫情正在緩降。

2022/10/05 | 黃皓筠

本土隔105日再破5萬例確診,指揮中心:10月13日邊境照樣解封,18歲以上開放施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今日宣布,考量目前仍處Omicron變異株疫情流行期,且為保障年輕族群健康,自10月11日起,擴大納入18至49歲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

2022/10/03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3萬3377例、死亡38例,重複感染定義放寬到「世界最寬」

9月專家會議討論後,已經在30號發文周知,將重複感染個案的定義放寬到14天,也就是說,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14天到3個月內有出現症狀惡化都算,包含原有的慢性症狀惡化、或是出現發燒或新的呼吸道症狀。

2022/09/28 | 黃皓筠

本土增4萬8613例、38死:疫情仍在高原期,10月份流感與COVID-19疫苗可同時接種

王必勝指出這3天確診人數都有微幅上升,但幅度都比上週與上上週來得小。指揮中心目前仍在持續觀察,目前國內疫情應屬高峰過後的高原期,未來趨勢走向如何都須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