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
《老到可以死》:腦袋比鳥類還要小的生物,都被認為有「做決策」的能力
儘管有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我壓根沒料到像朱鷺這樣有夠「傻頭傻腦」的生物竟然會做決定,無論是單獨或集體做出的決定,就像我沒想到個別細胞的行動不完全由細胞的環境和基因決定。
2020/08/10 |
《老到可以死》:健康倡議者卻英年早逝,是否會削弱他們推廣的論點?
暢銷書《路跑全集》作者費克斯相信他可以靠著每天跑步十英里,以及克制自己基本上只吃義大利麵、沙拉和水果構成的飲食,智勝當初讓他父親英年早逝的心臟問題。但他在一九八四年被發現死在佛蒙特州的路旁,死時年僅五十二。
2020/08/07 |
《老到可以死》導讀:身體是一座戰場,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
艾倫瑞克於二○一八年出版的新書《老到可以死》,探索邁向死亡的過程。一如往常,她給了我們一份厚實的批判性分析。醫療可能是儀式,我們習以為常的科學觀也有階級、權力的前提假設。
2020/02/20 |
《失控的正向思考》:連誠意都要用「裝」的,正向思考到底有多違反人性?
在美國,除了有明顯種族、性別、年齡、宗教等歧視的情況以外,雇主用什麼理由都能叫員工捲鋪蓋,包括無法營造正向氣氛。有位住在明尼亞波利斯的電腦維修員告訴我,他因為說了有歧視意味的話而丟了工作,但是從來沒有人明確告訴他到底是哪一句話。
2020/01/29 |
《我在底層的生活》推薦序:這本書讓你知道台灣窮人的生活和美國「很接軌」
這本書裡面所寫的故事發生在約二十年前的美國,卻和現在台灣底層的處境生活相去不遠——只要你記得美金和台幣的匯率,讀這本書就不成任何問題。
2020/01/29 |
《我在底層的生活》:客人退回的這盤是傳統炒蛋、巨無霸炒蛋,還是特製炒蛋?
當卡莉宣布休息半小時吃午餐的時候,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這時才發現,原來她一直放在清潔車上的那袋乾癟熱狗捲,並不是某位退房客人留下的垃圾,而是她的午餐。頓時,我自己也吃不太下了。
2019/07/08 |
個人如何(不)能替自身健康負責?從Barbara Ehrenreich晚期著作Natural Causes談起
比較正面一點的說,Ehrenreich希望藉著當代免疫學的「正在進行中的典範轉移」,鼓勵健康主義提倡者「謙虛」接受「我們〔的心靈〕並不是我們命運之唯一作者」。
2016/05/17 |
女性主義色情片《骯髒日記》,要顛覆你對A片的既定印象
Engberg在《Dirty Diaries》中則推出了10項宣言,這10項宣言除了強調女性的身體、情慾自主,更在於對抗商業資本和宰制-不要讓任何外在壓力或權力拘束個體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