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3/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受香港反送中「Be water」啟發,法國反年改抗爭改採靈活聚散策略

法媒《重點週刊》(Le Point)21日報導,反退休制度改革的年輕人開始將香港Be water的抗爭方法運用在法國街頭,目的就是躲避警察壓迫圍捕。香港人民成功讓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2019年6月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部分法國抗爭者正從中汲取靈感。

2022/11/22 | 王祖鵬

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到底是怎麼死的?最新研究:喝太多水引發低血鈉症

一代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過世時,年僅32歲,而許多關於李小龍死因的猜測,包含「縱欲過度」、「服用春藥」、「遭情人謀殺」、「止痛藥過敏引起的腦腫脹」等等,眾說紛紜,成為影迷熱議的話題之一。最近,最新的研究指出,李小龍的死,其實是因為喝了太多水。

2021/05/06 | 精選書摘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Be Water」哲學,源自葉問的懲罰

為什麼「化為水」的概念會成為李小龍的重要原則?李小龍說過一句話,可以說是他的武藝與人生的核心宗旨:「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2020/10/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奶茶聯盟」現形,泰國學運效仿香港人「流水式」抗議策略

「流水式」的抗議策略,社交媒體的運用,準備雨傘等防護用品抵擋催淚彈,再到通過手勢交流,泰國的抗議集會活動在愈演愈烈之餘,似乎也藉鑑了香港抗議活動中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2020/02/17 | 精選書摘

《2019香港風暴》:連儂牆是「Be Water」的體現,重塑香港公共空間與社區鄰里關係

《逃犯條例》的修訂拆毀了河水不犯井水的防波堤,觸動港人的核心價值,引發了一場歷時數月且仍在進行的反送中運動。連儂牆在這場運動中,雖不是吶喊震天的抗爭場域,但它是一個重要載體,標誌著該運動由示威、集會、遊行融入至民間社區的歷程。

2019/11/18 | 德尼思化

陣地戰或流水社運的分化?認清漫長抗爭,目前仍是階段

失敗、成功,在香港抗爭一切告終,真正End Game之前,都仍然是階段性的過渡。

2019/09/10 | 蕭家怡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寫在Water Revolution三個月

「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亦正因為前路註定難行,我們才更要記住過去這三個月來,大家創造了的這些可能,才可消化當中的養分,然後大踏步的走下去。

2019/08/31 | 巷仔口社會學

從「反送中」到「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無大台」的社會運動意味著什麼?

筆者認為這與香港存在著分歧的抗爭模式以及2014年雨傘運動過後香港陷入的反對運動困境有所關聯,抗爭者正是以「無大台」來作為一種團結與整合香港民主運動的方式。

2019/08/09 | 彭振宣

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的未來,是「反送中」運動成敗關鍵

促成香港「反送中」抗爭的背景,以及北京當局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背後有許多複雜的脈絡,但這些全都聯繫到一個關鍵︰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的發展。

2019/07/05 | 德尼思化

Be water!一代宗師李小龍與香港抗爭者

若果李小龍泉下有知,看見香港「沒有大台」的抗爭,大概也會相當欣賞。中國武學界山頭各立,李小龍很顯然不喜歡「大台」,認為那些只懂固定套路、照版煮碗、歌頌傳統的人,都是「絕望的組織者」,令人看不見對前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