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1/15 | TNL 編輯

美發布輝瑞BNT次世代疫苗安全疑慮,但臨床風險機率「非常低」;王必勝:台灣無採購,莫德納監測數據目前正常

輝瑞BNT在聲明中表示,輝瑞、BNT、CDC、FDA皆未在美國和全球的大規模監測系統中有類似的發現,目前也沒有證據證明缺血性中風和使用COVID-19的疫苗有關。美國CDC與FDA也表示,在其他大型實驗、疫苗不良反應回報系統、其他國家的資料庫、輝瑞BNT資料庫等,都沒有把這個狀況列為警示,需要更多調查才能確認風險是否存在。

2022/11/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俄國企業偽裝美國公司開發APP代碼,包括CDC等美多個官方機構受騙使用

Pushwoosh創辦人科涅夫(Max Konev)9月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路透社》,該公司從未試圖掩蓋俄國血統,「我以身為俄國人自豪,我永遠不會隱瞞這點」,但他表示公司「與俄國政府沒有任何關係」,並將資料儲存在美國與德國。

2022/10/31 | 精選書摘

《電子菸揭祕》:一種主要影響年輕人的神祕疾病,很明顯是一個早就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產業所引起

《時代》雜誌記者潔米・杜夏米一路追蹤蒙西斯與波文創造Juul的過程,從兩個深具公衛遠見的人才和矽谷奇才,演變成美國最受爭議的生意人。透過嚴謹的報導、清晰的文字,《電子菸揭祕》讀來就像非虛構的驚悚作品,透過Juul戲劇性的崛起,講述一個更宏觀的故事——關於大企業、菸草大廠,以及好到不真實的商品所付出的高昂代價。

2022/09/20 | 劉亭妤

(更新)拜登宣稱:沒有人戴口罩、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經結束了,公衛界與主流美媒齊聲反彈

儘管美國已解除有關Covid-19的基本禁令,旅行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拜登更對外稱「美國的疫情大流行已經結束」,但在拜登此次受訪的前幾週,他依然要求國會撥款數十億美元,維持潛在的秋季新冠病毒浪潮的檢測和疫苗計劃,持續對抗Covid-19疫情。

2022/09/02 | TNL 編輯

美CDC建議12歲以上民眾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趕在冬季來臨前強化人們對病毒的免疫力

疫苗製造商尚未完成次世代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CDC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裡有部分成員因數據不足持保留態度。多數次世代疫苗的可用數據,都來自實驗室及動物試驗。

2022/08/10 | TNL 編輯

美FDA授權18歲以上民眾接種猴痘疫苗可採「皮內注射」,僅需原劑量五分之一、2劑間隔4週

18歲以下高風險者仍採取「皮下注射」,美國FDA疫苗事務的負責人馬克斯表示,既有的研究數據不足以支持18歲以下改適用「皮內注射」,尤其後面這方式對非常年輕的兒童來說非常困難。

2022/06/16 | TNL 編輯

美FDA專家一致建議5歲以下幼童接種疫苗,待CDC批准授權最快21日開打

輝瑞大藥廠(Pfizer)申請批准對6個月到4歲孩童在至少11週內施打3劑3微克疫苗;莫德納公司(Moderna)則向食藥局申請批准對6個月到5歲孩童施打2劑25微克疫苗,間隔約4週。這兩種疫苗不得互換。

2022/03/29 | TNL 編輯

乘客、船員皆100%接種疫苗,紅寶石公主號返舊金山仍傳出多人確診

紅寶石公主號郵輪在27日結束15天的巴拿馬運河行程,返回母港舊金山。母公司公主遊輪發出聲明,這趟航程的船組員與乘客疫苗接種率100%,確診者都是無症狀或輕症,在船上自我隔離期間由隨行的醫護團隊監護與照料。

2022/02/10 | TNL 編輯

紐約等9個州宣布3月前解除室內口罩強制令,CDC主任:還不到全美鬆綁的時候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主任強調,目前染疫入院與死亡率仍算高,所以即便他們朝全國鬆綁方向努力,也受目前疫情趨勢鼓舞,但「現在還不到時候」。

2022/01/06 | 精選書摘

《疫苗戰爭》:食藥局向美國人民證明,不管川普怎麼說、怎麼做,科學家仍掌控全局

記者布蘭登・波瑞爾透過訪問超過百位疫苗研發競賽中來自官方與民間的關鍵人物,爬梳世紀瘟疫始末、深入分析Covid-19疫苗研發實況,同時亦不放過檯面下盤根錯節的政治棋局,並一窺美國如何整合國內不同勢力與派系,傾全國之力執行「曲速行動」計畫,在最短時間內打下第一針疫苗。

2021/12/28 | TNL 編輯

Omicron惡化勞工短缺問題:美國CDC建議無症狀患者隔離天數砍半,出關後配戴口罩5天

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賈哈(Ashish K. Jha)指出,隔離10天的成本對個人和社會都相當可觀,像是對單親家長而言。賈哈擔心對某些民眾,尤其是倚賴時薪的工作者,之所以一直抗拒接受篩檢,就是因為擔心確診後因為隔離而損失的薪資。

2021/12/03 | TNL 編輯

拜登宣布加強版入境規定篩檢要在「1日」內,紐約州發現5名Omicron確診者

拜登也延長大眾交通工具口罩令至明(2022)年3月18日,適用範圍除包括搭乘飛機、火車期間,在機場或公車站內也須戴口罩。白宮指出,不守規定者最低恐面臨500美元(約新台幣1萬4000元)罰鍰,累犯者最高可開罰3000美元。

2021/10/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新加坡擴大「免隔離旅遊通道」,美國CDC旅遊警示將星國列為「最高風險」

就在新加坡擴大與多國實施「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的同時,美國疾病管制署(CDC)則在19日將新加坡從原本的高風險旅遊國家上升到最高風險類別的第4級(Level 4: COVID-19 Very High)。

2021/09/22 | TNL 編輯

美國11月將以入境需「完整接種」取代旅遊禁令,是否承認AZ與他國疫苗成焦點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發言人說,CDC目前認定,若已完整施打FDA批准的疫苗,或是世界衛生組織批准的疫苗,就會被視為已完整接種,因此他們將可搭機入境美國。

2021/07/28 | TNL 編輯

美國CDC籲疫情熱區施打完疫苗在室內仍戴口罩,退伍軍人事務部強制接種成聯邦機構首例

美國CDC主任瓦倫斯基說,目前12歲以下孩童仍無法打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種疫苗也無法獲得完整保護;公衛專家也憂心,若大量病毒持續在未打疫苗民眾間傳播,不久後就可能出現能夠逃脫疫苗抗體的新型變異株,尤其在防重症方面。

2021/05/27 | 精選轉載

「校正回歸」之亂:疫情升高之際,我們如何解讀每日確診數據

「校正回歸」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正反兩方不斷對立。而我們不只要討論「校正回歸是不是正確的」,也應該進一步思考「是否存在比校正回歸更好的呈現和解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