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

中央情報局(英語: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縮寫作CIA,中文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收集、分類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01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從恐怖分子到CIA特務,神秘失蹤的「布雷蓋」是隱姓埋名還是遭復仇殺害?

1991年布雷蓋來到美國大使館,提出要揭發卡洛斯組織,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布雷蓋作為代號FDBONUS/1號的特務人員,與中情局合作,他向美國外國情報局提供卡洛斯組織的內部消息,包括行動細節、武器藏匿處和支持團夥等,為此他每月得到3000美元的工資......

2023/04/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情治圈Me Too:美國眾議院查CIA疑涉阻撓內部舉報職場性侵、騷擾

卡洛爾說中情局威脅向國會尋求協助的女性,稱若揭發這些事會有嚴重後果。他指出日前第2位向眾院情報委員會投訴的女子聲稱遭局內同事性侵,中情局也沒給加害人適當處分;第3位女子揭露被同事性侵後,對方同樣沒事。中情局則否認打壓受害女職員向國會舉報。

2023/03/15 | BBC News 中文

伊拉克戰爭20週年:尋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行動為何無疾而終?

直到2003年初,英國的情報系統都一直相信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事後調查沒有發現。軍情六處的一名前官員回憶起戰後對消息來源的內部審查時說:「一切都土崩瓦解了」,而這將給情報界和政客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影響。

2023/0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資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赫希指控美國炸毀北溪天然氣管線,白宮、CIA反駁報導內容「純屬捏造」

美國資深記者、普立茲獎得主赫希(Seymour Hersh)近日指控,美國是去(2022)年破壞俄羅斯與德國之間北溪天然氣管線的幕後黑手。對此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華森(Adrienne Watson)反駁,報導內容「純屬捏造」。

2023/02/03 | Abby Huang

美CIA局長示警「習近平下令2027年前備戰攻台」,我國安局長:台灣面臨安全威脅有增無減

雖然俄羅斯戰事膠著,但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2日警告,不應低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灣的野心,他說根據美方掌握情報,已知習近平下令解放隊準備好在2027年之前入侵台灣。

2022/10/25 | 精選書摘

《CIA教你讓人說出真心話》:從此人對「轉折語句」的反應,你就更有信心判斷他是否騙人

本書結合心理學、審訊技巧、法律實務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最終的目的在於讓大眾拋棄脅迫性的惡性溝通法,改以冷靜、同理心與符合道德的方式獲取情報、化解衝突,進而與人建立可信賴的合作關係。

2022/10/08 | BBC News 中文

美國中情局博物館:從冷戰到反恐,世界最機密的博物館中都有什麼?

博物館的第二部分詳細展示了一些特別的行動。「我們既不證實也不否認」對於報導情報機構的人來說是個比較熟悉的說法。博物館的展覽內容首次說明了這一說法的出處。

2022/08/18 | 吳象元

在美國蒙大拿州米蘇拉,有一群曾是CIA秘訓的寮國流亡赫蒙族人及其後代在此定居

從1975年後20年間,約有數百名赫蒙族人落腳在米蘇拉(2016年統計約有230名),米蘇拉被山脈環繞,和寮國北部高地有些類似,而對當地人而言,自從1880年代華人勞工在這裡修建北太平洋鐵路後,還幾乎從沒見過亞洲人。

2022/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反恐行動重大斬獲:拜登宣布無人機擊斃全球頭號通緝犯、蓋達組織首腦薩瓦里

美國總統拜登稍後在電視轉播的談話中說,美軍7月30日在喀布爾發動空襲。拜登說,「我最終批准這項反恐行動」,沒有平民傷亡。拜登說:「如今正義已獲伸張,這名恐怖領袖已不復存在。」他還說,美國永不退縮。

2022/07/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CIA局長:俄烏戰爭讓中國重新思考犯台時機,而非放棄動武

他表示,據信中國從烏克蘭觀察到一事,即「兵少將少則無法取得快速、果斷的勝利」。他說:「我懷疑,中國領導階層和軍方目前汲取的教訓是,如果你未來有這樣的打算,就必須召集壓倒性的兵力。」

2022/02/15 | 精選書摘

《如果世界沒有伊斯蘭》: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恐怖主義」

本書的核心,是一場CIA的敏感度思想練習:「如果世界上沒有伊斯蘭,衝突是否仍會發生?」答案是肯定的。這場CIA的思想練習,就是希望戰略家能夠突破盲點,去看見「宗教」以外還有哪些政治、經濟、地緣因素?又是哪些「隱形力量」在發揮作用,左右區域情勢?

2021/10/26 | 精選書摘

《叛國英雄.雙面諜O.A.G.》:為何會有人加入情報部門,隨後卻轉而效忠敵方的情報機構?

歐列格的雙面諜生涯,深深影響了冷戰下的國際情勢,英國首相柴契爾與美國總統雷根,都從歐列格提供的情報獲得許多決策洞見。歐列格是冷戰時期最偉大的間諜,直到今天,俄羅斯仍維持這位傳奇間諜的死刑判決,他也仍在暗殺威脅下隱姓埋名,定居英國……

2021/03/27 | 陳慶德

北韓認證的萬惡美帝片(上):刺殺神聖偉大的領袖,在北韓人眼中是死罪中的死罪

《名嘴出任務》到底是怎麼樣的片子,裡面真實與改編所描繪出來的北韓,樣貌又是如何?真是嚴重扭曲與醜化金正恩到人神共憤,得讓他「親自上陣」,為此宣傳呢?

2020/11/10 | TNL 編輯

美國國防部長遭川普撤職,外界憂FBI、CIA局長步上後塵

川普(港譯「特朗普」)與支持者拒絕接受敗選,美國目前處於政權未定與政權轉移之間,川普忽然將國防部長撤職,可能使外國有機可趁。外界亦質疑,與川普多次意見不合的聯邦調查局局長、中央情報局局長會否也遭遇同樣對待,使美國國安情報系統出現混亂。

2020/09/26 | 精選書摘

《近現代間諜養成手冊》:毀屍滅跡怎麼做?埋遺體時要垂直挖洞並讓頭朝下

只要沒有屍體,暗殺就不存在!只要神不知鬼不覺地讓目標對象銷聲匿跡,就單純是下落不明罷了。因此,間諜會費功夫讓屍體不被發現。

2020/09/26 | 精選書摘

《近現代間諜養成手冊》:人的視線約左右120度,進入這個範圍行蹤就容易敗露

人的視線大約是左右120度。如果進入這個範圍,跟蹤就容易敗露。此外,即便在視線之外,也可能因為一點動靜而被察覺,所以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

2020/08/18 | TNL 編輯

希望「祖國」成功:美國前中情局幹員轉當中國間諜被捕,最重可判無期徒刑

美國上周逮捕一名為中國長年擔任間諜的前CIA幹員,他對臥底探員表示希望「祖國」成功,一再表達願意承接任務的意願。近年美國多次逮捕倒戈的前情報人員,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