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COP27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簡稱COP27)由埃及主辦,2022年11月6日至11月18日於沙姆沙伊赫舉行。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19 | TNL國際編譯

《巴黎協定》恐破功,世界氣象組織預估5年內66%機率升溫超過攝氏1.5度

全球氣溫在當初《巴黎協定》締約時,要超過1.5度的機會仍為0%,但至2017到2021年間,這個數字卻已經增加至10%。在地球呈現持續發燒狀態的情況下,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全球靠近地表的溫度在2023至2027年間,將會有66%的機率突破攝氏1.5度的可能。

2023/02/16 | 巷仔口社會學

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

宗教對生態的關懷,無論是在理念面或是行動面上皆不容小覷。持續關注全球宗教與靈性社群對當前生態議題的回應,將是正待發展的重要宗教社會學研究面向。其中,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或許正是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2023/01/24 | 歪脑|WHYNOT

面對氣候變遷與COVID-19危機,為什麼我們不能只寄望於科學?

很多人寄希望於科學,因為科學是人類唯一的普世價值。我雖然同意這個説法,但我並不認為科學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藥,因為科學只負責預測大自然的未來走勢,沒法替普通民眾做出選擇。

2023/01/23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2022年很難讓人開心起來,但還是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正向新聞

乍看之下,2022年好像充滿著不好的事,但若仔細盤點,從加速擺脫化石燃料,到核融合技術出現突破,以及伊索比亞內戰達成永久停火,其實動盪不安的2022還是有一些正面新聞。

2022/12/28 | 綠學院

爭錢、爭糧、爭地盤:大部分媒體沒有報導的COP27重點整理

雖然主決議文件「夏姆錫克實踐計畫」大家都不太會發音,但這不代表應該低估COP27:當火山正在噴發,如果只報導火山造成多少傷亡,會錯過更重要的板塊漂移。COP27這座火山,就以表面爭奪資源——爭錢、爭糧、爭地盤開始了!

2022/12/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50淨零碳排,56%民眾不清楚政府減碳規劃:廖俊智建議天然氣「去碳燃氫」發電,蔡明忠期盼政府做3件事

廖俊智建議,台灣應持續推動並密切追蹤天然氣的「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展,不但能達成減少碳排、可作為穩定基載電力來源、被歸類為綠電三大效益,其副產品碳黑或碳粉,更能作為重要工業原料甚至備用能源。最後,廖俊智呼籲全民支持減碳。為達成此目標,就要先有合理的碳稅費及合理的電價,如此才有支持的力量。

2022/12/14 | BBC News 中文

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英國「變廢為寶」爭議,與中國困難重重的減排之路

雖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但有環境智庫表示英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正在浪費足夠為70多萬戶英國家庭供電的甲烷。對此,英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發言人否認,稱目前的捕獲全部是無利可圖的。

2022/12/07 | BBC News 中文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和剛結束的COP27有何區別?為什麼在加拿大舉行,主席國卻是中國?

這將是中國首次主導有關環境的聯合國重大政府間談判,中國政府是否能夠以主席國的地位創造性地將其他國家團結在一起,共同達成一項野心勃勃的協議,值得關注。

TNL+ 2022/12/02 | 湯名暉

習近平的出關外交:「避實擊虛」施壓美國盟邦,嘗試由體系內部瓦解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習近平於中共二十大三連任之後的出關之旅備受關注,面對西方國家對中國日趨嚴峻的質疑,習近平的出關外交在表面的和緩之下仍有圖謀,以發展利誘西方國家,但同時施壓美國盟邦。但是在烏俄戰爭、氣候議題、領海問題和美中貿易卻表現出與西方顯著的差距,中國與西方的對話仍有深層的人文與意識理解尚需努力。

2022/11/28 | BBC News 中文

COP27與氣候變遷:什麼是「損失和損害」基金?中國在這方面將扮演什麼角色?

國際上監測碳排放組織的新數據顯示,中國做為目前世界最大排放國,2019年其排放量超過所有發達國家排放量總和,人均排放量於2020和2021年也仍在較大幅度增長。而美國做為世界第二大排放國,其排放總量和人均排放量,則均在逐年遞減。

2022/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高峰會主席12/1赴北京會習近平破冰,官員透露台灣為重點議題

米歇爾因4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預錄致詞中,批評了俄國侵略烏克蘭並提及歐盟應降低對中依賴,被中方無預警取消致詞,加上歐洲政壇原本預期米歇爾將在G20與習近平會談,後來也沒發生,反而出現習近平跳過他這位歐盟名義上的共同代表,也不理會同樣出席G20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卻「各個擊破」歐盟國家領導人。

2022/11/21 | 劉亭妤

COP27落幕:決議啟動氣候賠償基金,富裕國家將補償開發中國家氣候災害損失

COP27達成一項突破性協議——為遭受氣候災害重創的國家提供「氣候賠償基金」,然而「哪些國家該向氣候賠償基金付款」的爭議仍被推遲至明年的會談決議;另外,除了氣候賠償基金之外,其餘減少碳排、減緩暖化的措施無革新,包含馬爾地夫在內的多個國家代表隊此感到遺憾與失落。

2022/11/17 | Abby Huang

COP27草案初稿曝光,各界失望:未提氣候賠償、淘汰化石燃料等承諾,環團批「往氣候煉獄全速前進」

15日在COP 27高階會議上,台灣友邦瓜地馬拉、諾魯代表團表達支持台灣參與本年度氣候協商、峰會應考慮納入台灣,中國代表則透過「回覆權」聲明,敦促峰會堅持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的「一中原則」。

2022/11/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西候任總統魯拉出席COP27受熱烈歡迎,矢言打擊亞馬遜森林砍伐,爭取主辦2025聯合國氣候峰會

魯拉曾在2003至2010年擔任過巴西總統,他在今年10月大選擊敗波索納洛再度執政,這是他當選後首次出訪,預料將為COP27注入亟需的推動力。魯拉致詞時表示:「我在這裡告訴你們所有人:巴西重返世界了。巴西天生就不是一個孤立的國家。我們將非常強烈對抗違法森林砍伐。」

2022/11/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面臨沉沒威脅,擬建「元宇宙數位國家」複製島嶼保存文化

吐瓦魯位於澳洲和夏威夷之間的中途點,由9座島嶼組成,人口有1萬2000人,長期以來因為承受氣候變遷和海平面升高風險而引起關注。漲潮時,吐瓦魯的首都有多達4成土地被海水淹沒,預計到了本世紀末,全國都會沉在水底。

2022/11/16 | 盛世邊緣

從埃及回望格拉斯哥氣候峰會:不完美但堅持,直至看到希望?

2009年承諾的「綠色氣候基金」一直拖欠,「損失和損害」的賠償基金談判一直被否決,換來的只是一個「對話」平台。姆沙伊赫COP27峰會初段,「損失與損害」終於歷史性首次寫入COP議程,頓成國際媒體焦點,算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的罕例嗎?

2022/11/12 | BBC News 中文

《刺胳針倒數》發布氣候變遷報告:過去20多年,全球與高溫有關的死亡增加了三分之二

根據《刺胳針倒數》(The Lancet Countdown)報告,在過去20多年,全球與高溫有關的死亡增加了三分之二。極度高溫天氣對健康的影響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惡化,引發中暑以及導致不良心理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