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DNA

去氧核醣核酸(英語: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DNA)又稱脫氧核醣核酸,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16 | 精選書摘

《解讀「虛偽自白」》:為什麼菅家先生明明是無辜的卻坦承罪行,並詳細地敘述了虛假的自白呢?

足利事件不僅僅是菅家先生於再審中獲判無罪的案件而已。菅家先生的自白是無辜者所做出的虛偽自白這件事,透過DNA鑑定這個物證而得到證明。那麼,為什麼菅家先生明明是無辜的,卻坦承罪行,並詳細地敘述了虛假的自白呢?又,為什麼即使到了審判階段仍持續這份虛假的自白,而沒有撤回呢?

2023/09/01 | 邱宜君

太魯閣號事故車廂疑有人骨碎片,法醫檢驗專家分析:3到7天可驗明人骨、物歸原主有難度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案罹難者團體「太魯閣的眼淚」發言人王薇君昨(8月31日)在事故車廂撿到一片巴掌大的疑似骨骸,並當場認定為人類頭蓋骨。法醫學專家提醒,經過科學方法鑑定才能確定是否為人骨,醫事檢驗師則分析,DNA鑑定準確度高,但若當時未留下罹難者DNA樣本,現在也無從比對。

TNL+ 2023/03/30 | TNL國際編譯

澳洲人造肉新創以猛獁象DNA製造「史前肉丸」,科學家憂未知蛋白質恐致免疫系統失調

因猛瑪象DNA年代久遠,其部分母鏈DNA已出現缺口,研究團隊對此以現存非洲象的子鏈DNA進行缺口處填補,非洲象同時也被證實是猛瑪象當前基因關係最親近的象種。隨後,研究團隊會將生成的基因序列放置於綿羊的肌母幹細胞(Myoblast stem cell)中,並刺激其生長、複製出約200億個幹細胞,最終Vow再將這些幹細胞作為培植猛瑪象肉丸之用。

TNL+ 2023/03/29 | TNL國際編譯

哈佛醫學院抗衰老權威創立生技公司販售「逆齡膠囊」,但回春效果備受質疑

辛克萊進一步指出,長壽一詞的定義應是「人們更長期維持年輕的生理機能及健康狀態」,而非「歷經更長時間的持續性衰老」。倘若大眾皆能找到保持年輕健康的適當方式,並在Tally Health的協助下,就有機會可以減緩或逆轉變老的過程。

2023/01/16 | 物理雙月刊PSROC

合成生物學與基因電路設計:一門操縱細胞內部「軟體」的學問

他們想要發展出足夠成熟的技術,能掌控數百,甚至數千組基因,藉此駕馭不同種類的各種細胞。最終極的目標:任意設計並生產各種功能的細胞,來執行不同任務,就像是設計電路一樣輕鬆。

2022/12/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公開信,要求徹查中國採集上百萬藏人DNA的技術共犯

連署信引用「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今年9月的調查報告,顯示自2016年起,中共當局就開始在西藏進行大規模DNA採集,「占西藏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也包括孩童。以犯罪調查為藉口,DNA蒐集沒有經過本人同意,也跟當事人是否有犯罪行為沒有關聯。」

2022/11/2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生命的一百種定義》:腦死女孩的身體靠維生系統繼續運作多年──她算死了兩次嗎?

無論生命的定義過去、現在、未來會如何轉變,《生命的一百種定義》並沒有,也不可能,回答所有關於生命定義的問題,因為我們還正在往充份理解生命現象的路上剛出發而已,可謂方興未艾。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2/11/28 | 謝宇棻

輿論之下的晦暗真相:缺乏動機與DNA證據的殺人犯?以色列重審16年前中學少女命案

2006年12月6日,在以色列北部戈蘭高地上的一座寧靜小鎮卡茲林,13歲的塔伊兒・拉達被發現身中數刀,死在學校的一間女廁。案發16年後的今天,在各種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此案持續受到關注。

2022/10/3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纏結的演化樹》:從細菌、人類到巨象,我們都在同一棵樹上

《纏結的演化樹》對這些硬科學概念的語言進行了雕琢,使我們所有人都能理解。憑藉逵曼嫻熟的講故事能力,圍繞著才華橫溢、時而粗暴好鬥、命運多舛的科學家渥易斯,編織了整個對生命之樹全新認識的旅程。 他是美國微生物學家,是古菌——生命的第三域的發現者。

TNL+ 2022/10/29 | TNL國際編譯

德州立法採樣學童DNA以便日後槍擊案「認屍」,家長崩潰:我要怎麼告訴孩子這種理由?

美國尤瓦爾迪(Uvalde)小學槍擊案事發不過半年,德州政府日前核准公立學校向學生發放DNA鑑定套組,讓家長協助蒐集孩童基因樣本以備不時之需;此舉引發大眾強烈反彈與擔憂,認為政府更應採取實際行動進行槍枝管制,而非讓家長做好「收屍」的準備。

2022/10/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東山洞發現6000年前女性骨骸,研究:台灣流傳數世紀的「黑矮人」傳說可能為真

除了蘭嶼的達悟族,台灣其他原住民族都有關於「小黑人」的傳說,稱他們身材矮小,皮膚黝黑,捲髮,且生活在偏遠山區。自清朝時期、日本殖民時期以及1945年以來,研究人員記錄了約258個有關原民部落對「小黑人」的描述。而根據最新的考古研究發現,這些傳說很可能為真。

TNL+ 2022/09/24 | TNL國際編譯

巴西女子產下雙胞胎「生父不同人」,醫師稱「複孕現象」機率只有百萬分之一

巴西一名19歲女子日前產下一對雙胞胎,卻發現兩位孩子的生父並非同一位,起因於該女子在數個月和兩位男子於同一天先後發生關係,醫師解釋此為複孕現象,通常於貓、狗等其他動物中較常見,於人類的發生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2022/09/07 | 德國之聲

「人權觀察」報告:中共在西藏大規模採集人體DNA,幼兒園學童也不放過

人權觀察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政府近年在西藏大規模採集民眾的DNA樣本,而且採樣對像有年輕化的現象。當局同時把城市的監控模式擴展至農村,派駐公安深入藏人基層社區。

2022/09/05 | BBC News 中文

水螅、水母都能夠接近永生,那為什麼人類會死亡?

有些生物確實可以生存更長一段時間以繁殖更多後代。大多數基因變異對我們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都將會產生負面、或沒有什麼影響。我們身體能夠修復部分DNA損傷,但由於自然選擇能力減弱,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修復能力也隨之下降。但衰老和死亡的方式有兩種——由於自然選擇削弱而導致的負面基因突變的積累;以及那些可能對繁殖有利但卻可能對長壽不利的基因突變。

2022/08/29 | BBC News 中文

科學家正試圖讓滅絕動物「起死回生」,你可能想了解的六個問題

巨大生物科學公司聯合創始人拉姆認為,讓一些滅絕動物起死回生有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退化的生態系統,並消除人類在過去所造成的傷害。

2022/08/26 | 精選書摘

肺癌治療:腫瘤沒有基因突變,標靶藥不管用怎麼辦?

如果醫生告知沒有基因突變,標靶藥不管用。首先,不要氣餒,醫生所指的可能只是在初步檢測的基因中沒有適合使用的標靶藥。

2022/08/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刑警父40年前未偵破加州少女命案,繼子運用「基因系譜學」科學辦案逮到犯人

赫奇森表示:「我們對所有的案子都有責任,不管是不是懸案。」雖然此案發生在他出生之前,但他就住在史提特遇害的森尼韋爾,當他成為警察並且有機會進到懸案組,他知道這是他想要著力的案子之一,繼續父執輩員警之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