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英語: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縮寫:DRAM)是一種半導體記憶體,通常被用作主儲存器,用於儲存運行中的程式和數據。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5 | 莊貿捷

中國反擊晶片禁令對美光發動國安調查,白宮要求韓國三星、SK海力士不要填補市場缺口

針對這一個消息,韓國駐美國大使館、三星都回有回應,海力士則強調尚未收到南韓政府的要求,美光不予置評。至於白宮方面則一貫保持緘默。

2023/04/19 | 讀者投書

《晶片戰爭》讀後感:俄製武器為何不堪一擊、中國晶片產業為何失敗,都能在本書獲得解答

整體而言,我會蠻推薦這本書,除了給予台灣人了解晶片產業如何來、其商業模式,甚至也能看出為何烏俄戰爭中,俄國會被美國與西方的高科技武器打假的。讀完後,我覺得我大概就能回答一些什麼是矽盾、晶片代工、制裁中國晶片產業等等相關問題。

2023/03/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新任駐台代表李殷鎬:促進台韓半導體「強強合作」,韓流、觀光拉近人民距離

李殷鎬以數據舉例,韓台貿易額過去20年屢創新高,2022年貿易額已達564億美元, 其中半導體產業占絕大部分,凸顯韓台雙邊在半導體產業是互補關係。他最近聽說韓台半導體產業正在相互學習技術,他將以駐台代表的身分全力支持,讓韓台企業合作在全球板塊獲得更大優勢。

2023/03/23 | 莊貿捷

台積電擴大領先三星,旗下創意電子營收已超越韓國矽智財龍頭業者

三星電子(Samsung)及SK海力士(SK Hynix)本季度的晶片業務恐因提列庫存損失而面臨數十億美元虧損,其中三星和台積電的差距越來越大,除了在代工本業上居於劣勢以外,三星還拖累旗下矽智財公司AD Technology、Koasia。

2023/01/12 | 莊貿捷

三星、SK海力士大砍上游晶圓訂單,環球晶:產能已被「長約鞏固」可緩衝衰退風險

景氣走下坡,全球記憶體大廠三星、SK海力士需求不振,打算向上游矽晶圓廠開刀「大砍訂單」,對此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GlobalWafers)指出,產能已被「長約鞏固」,預計可以緩衝衰退風險。

2023/01/12 | 莊貿捷

三星、SK海力士大砍上游晶圓訂單,環球晶:產能已被「長約鞏固」可緩衝衰退風險

景氣走下坡,全球記憶體大廠三星、SK海力士需求不振,打算向上游矽晶圓廠開刀「大砍訂單」,對此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GlobalWafers)指出,產能已被「長約鞏固」,預計可以緩衝衰退風險。

2022/12/22 | 莊貿捷

震撼業界!記憶體大廠美光裁員5000人、高管降薪,取消年終獎金,至少12家台廠供應鏈受衝擊

外媒估計美光裁員人數至少4800至5000人,為了因應未來挑戰將進行組織改造費用為3000萬美元,包含減少產能、降低資本支出等。而台灣供應鏈預計也將受到衝擊。

2022/10/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晶片禁令衝擊中國,台積電先進製程受影響,部分晶圓代工和記憶體台廠受惠

外資分析,美對中新晶片管制措施,可視為美國先前強化禁止超微(AMD)以及輝達(Nvidia)等高階繪圖處理器(GPU)出口到中國的延伸作為,避免中國取得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晶片,藉此開發軍事用超級電腦設備。本土投顧法人指出,美國新禁令也會衝擊中國布局自動駕駛技術應用的進程。

2022/10/05 | 莊貿捷

美國《晶片法案》挹注,美光斥資千億美元在紐約蓋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園區

美光(Micron)大吃美國《晶片法案》(CHIPS-plus)的大補丸,他們打算在未來20多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於紐約上州建立半導體園區,而市場預計勁敵韓國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將受到衝擊。

2022/09/07 | 莊貿捷

近8成專家認為韓國半導體產業面臨危機,SK海力士無懼雜音斥資109億美元蓋新晶片廠

無懼景氣下滑,SK海力士發布聲明指出,砸109億美元蓋工廠,定名為M15X,坐落於首爾南方的清州(Cheongju),預計今(2022)年10月開始動工,2025年初完工,其主要生產記憶體晶片,而後續細節仍未公開。

2022/08/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傳美擴大禁售14奈米以下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專家:一箭三鵰

韓國記憶體廠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中國設廠,可能因而受到波及,未來中國廠擴產可能遭受影響。至於台積電方面,楊瑞臨說,台積電南京廠未來擴產是否會受到影響有待觀察,不過,台積電生產重鎮在台灣,台灣廠在生產效率與成本等方面最具競爭力,預期台積電所受影響應有限。

2022/07/12 | 莊貿捷

《經濟學人》示警「晶片業榮景恐陷入超大型破滅」,專家分析IC設計、 DRAM業者壓力較大

《經濟學人》指出,2021年因疫情干擾的供應鏈中斷,全球晶片廠加速且擴大投資晶片工廠,新產能預計2022年底投產,今年到2024年還有58座新廠動工,全球產能將暴增40%,屆時將出現生產過剩。

2022/03/09 | 精選書摘

《半導體的故事》:從1986年到1992年,日本半導體工業的產值為何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詳述半導體如何成為二十世紀改變世界面貌的重要新科技。從半導體是如何發現的,再介紹量子力學和固態物理發展的經過,然後論及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發展的情況,最後介紹世界各國的半導體工業,以及半導體業未來的前景。

2021/11/26 | 莊貿捷

聯電、美光互告侵權纏訟多年,今發聯合聲明達成全球和解協議,金額保密

台灣晶圓代工業者聯電(UMC)與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今(26)日宣布,兩家公司達成全球和解協議,雙方將在全球撤回對彼此的訴訟,而聯電將向美光一次支付金額保密之和解金,未來雙方將尋求共創商業合作機會。

2021/11/23 | 莊貿捷

「恐成國安隱憂」,美國反對SK海力士中國廠引進半導體先進設備,其勁敵三星已赴美擴大設廠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Chi Tai)昨(22日)說,美方之所以反對南韓半導體廠SK海力士(SK Hynix)在中國引進先進半導體設備,是因為擔憂為國安帶來問題;與此同時SK海力士的競爭對手韓國三星(Samsung),卻已經前進美國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