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導論:為何本書用的術語是「觀念」而非「意識形態」?
「觀念論」(idealist)和「唯物論」(materialist)的歷史解釋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辯論。新觀念會引發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嗎?還是與之相反,觀念是時代的產物呢?本書的立場毋寧是,觀念經常走在物質變遷前面,隨即在解釋和推動這些變遷上推了一把。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結論:觀念的力量和人文學的重要性
即便世界已不再由少數西方強權所主導,啟蒙運動的自由主義面,是否可如此前那般,在未來數十年復振?另一個提問的方式,是追問在多大程度上,今日的知識分子、領袖和公眾,可以成為觀念的守護者甚或工具(雖然他們不願深入考察和精明地改良這些觀念)。
台灣綠色能源時代來臨,解析風電發展3大關鍵要素
在能源取得不易的台灣,風力發電更是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的發電方式之一。如今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反啟蒙、法西斯、基督教與伊斯蘭──觀念的力量和人文學的重要
即使世界已不再由少數西方強權所主導,啟蒙運動的自由主義面,是否可如此前那般,在未來數十年復興?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導論:為何本書用的術語是「觀念」而非「意識形態」?
「觀念論」(idealist)和「唯物論」(materialist)的歷史解釋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辯論。新觀念會引發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嗎?還是與之相反,觀念是時代的產物呢?本書的立場毋寧是,觀念經常走在物質變遷前面,隨即在解釋和推動這些變遷上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