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我們擅長連結因果說故事,但不擅長統計數字
既然找出和降低雜訊很重要,但我們大多只是忽略了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人類更擅長因果思考而不是統計分析。這意味著我們更容易關注偏誤,因為我們可以針對偏見說出有趣的因果故事,但是雜訊卻要用統計學的思維來認識。
2021/06/06 |
康納曼《雜訊》:保險理賠的「金髮姑娘價格」,就像抽籤般令人不安
對營利組織來說,雜訊的問題可能非常嚴重,結果讓充滿雜訊的決策造成很大的損失。我們協助保險公司的經驗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我們常常看不到雜訊的問題,並了解該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
2021/03/11 |
《如何活用行為經濟學》導讀:且看日本的行為經濟經驗,運用「推力」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行為
由於人的這種心理、行為的特性,行為經濟學不使用金錢的誘因或懲罰的手段,而是透過「推力」的設計,可以引導人們做出更好的行為,特別是在個人工作及生活上、健康醫療、公共政策等領域。
2017/09/20 |
深入探測消費者的內心、精準到讓人無所遁逃的「腦神經行銷學」
有一種精準的行銷科學,深入探測消費者的內心、讓人無所遁逃。精準到引發倫理爭議,甚至遭到立法禁止。本文希望能讓大家對於腦神經行銷學有一些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