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1 |
中國科技掠奪滲透隱憂,馬克宏下令調查「經濟安全」
據《CHALLENGES》獲得的消息,馬克宏要求貝濟厄在6個月內向總統府交出一份「經濟安全」報告,內容聚焦「特定外國勢力在法國的科技掠奪」。這份報告不會向大眾公開。法媒分析,儘管貝濟厄收到的任務信件中沒有特別提及中國,但對曾服役於海軍突擊隊的貝濟厄來說,中國將是重點研究對象。
2023/06/08 |
法國學者:馬克宏反對北約東進不是「怕得罪中國」,台海有事必挺身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表示:「如今中國已進入北約分析框架之下。而法國的立場是,視中國為北大西洋的挑戰,特別是在網路、太空、影響力干涉等跨國領域;但以地域軍事而言,法國認為應由歐盟出面處理,而非北約」。
2023/02/20 |
王毅會烏外長:中國不願看到烏克蘭危機長期化;馬克宏盼俄羅斯被打敗但不是「被摧毀」
卡斯帕洛夫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一個討論俄羅斯「民主未來」的小組討論中表示,「自(俄羅斯總統)普亭的法西斯主義中解放出來,烏克蘭遍布著如此想法。」其它知名的俄羅斯異議人士也出席了這場討論會。「俄羅斯人民生活在泡沫中,除非帝國的概念因為俄羅斯在軍事上的失敗而崩潰,不然無法打破這個泡沫。」
2022/11/10 |
法國公布「國家戰略報告」提及台海現況,視俄中為兩大「主要對手」
報告寫道,中國與俄國戰略匯集與合作在俄烏戰爭脈絡下尤為明顯,例如外交層面與資訊戰上。「有利於北京的中俄不對等關係因烏克蘭危機而深化。對全球治理而言,其政治、戰略與科技後果都可能很嚴重」。此外,法國總祕書處指出,中國正在觀察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與禁運的團結程度與影響,作為日後衝突恐怕面對經濟脅迫工具時的參考。
2022/06/07 |
法國會選舉倒數:時隔25年是否重返「左右共治」?馬克宏會拒絕任命梅朗雄出任總理嗎?
由於法國總統與總理都掌握實權,分治並進,因此被稱為半總統制。若非執政黨掌握國會多數,使總統必須任命反對派領袖為總理時,就會出現「左右共治」(cohabitation)。
2019/10/15 |
馬克宏《變革的力量》:當代最危險的錯覺是,認為禁令能消滅所有罪惡
沒有一個國家,尤其是法國,會以否定建構其自身的法律或立法精神,來迎擊任何重要的考驗。所有的抵抗都充滿著一種對於「我們是誰」,以及「沒有人可以讓我們放棄」的自豪和肯定。
2019/10/15 |
馬克宏《變革的力量》:英國脫歐是個悲劇,真正的主權主義者會擁護歐洲
我認為甫結束的這十年,是失落的十年。「英國脫歐」是這次危機的名稱,也是歐洲已經枯竭的徵兆。但我們還是盼望——這就是我們改革主義者的責任了——這也是一次必要改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