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19/02/25 | 讀者投書

當個人資料「殘留」在虛擬空間,會有甚麼風險?

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賦予了民眾「可攜權」、「被遺忘權」與「反對權」,讓個人資料及私隱保護邁向前所未有的重要里程碑,也促成當事人在使用個資時更隱密、彈性、平等。

2019/02/25 | 斜槓青年詹Zeno

臉書撒錢買你的隱私?當心成為「數位獵巫」的受害者

因貪圖一時之便或蠅頭小利,我們可能親手揭開私生活的神秘面紗,讓科技巨頭時刻窺探我們的生活。而這些個人資訊與偏好,正是大數據世代,提升企業發展的寶貴利器。在Apple與Facebook為了用戶隱私權槓上的同時,身為直接受害者的我們,應該開始正視自身隱私的重要性,並了解相關法規如何從旁協助。

2019/01/31 | Kayue

Facebook研究計劃每月20美元買手機數據,違規發佈應用遭蘋果處分

Facebook聘請測試員安裝應用,以收集其手機使用數據,但該公司發佈應用時繞過了蘋果的App Store,違反了蘋果規定而遭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