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
《憤怒的大日子》:法蘭西斯培根和真蒂萊希如何透過畫作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本書談及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們在不盡如人意的日子裡,向內在探索,與恐懼共存,和焦慮為伴,甚至在身心受辱、遭遇病痛、貧乏困頓的生命歷程之中,仍未放棄創作。每一件創作,對他們而言,都像賣火柴少女的最後一盞燭光,但這些藝術家的能量並未隨燭光乍滅而逝去,而是繼續為人們點亮前路。
2023/02/23 |
約翰伯格《留住一切親愛的》:冷酷大師培根,沉默無聲旁觀他人之痛苦
身為當代最具原創性及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約翰.伯格也是一位傑出的藝評家、行動主義者與說故事的人。《留住一切親愛的》一書,是他對於全球經濟與軍事暴虐的重大回應。約翰.伯格充滿啟發性的優雅散文,不僅對「人」投以深情的關注,也是這位作家最靠近卑微人性的思索,引領我們通往每個濃烈卻清徹的心靈。
2021/10/09 |
《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和法蘭西斯培根創造的怪物比起來,我們是不是更可怕呢?
1944年,人類的殘暴在科技的輔助下得到了進一步的釋放:重機槍掃射、榴彈砲轟炸、裝甲洪流的你來我往。當時的英國還在承受德軍V1火箭的襲擊,死亡的氣息混著培根工作室裡強烈的酒香,在瓦礫堆裡誕生的,就是《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
2021/07/04 |
《萬事問培根》:領導人如何平息民怨?解除不滿之毒的最好藥方,就是精心打造夢想
《培根隨筆集》當代全新譯本,本書共五十九篇,涵蓋的範圍從人生議題、個性品德到生活觀察都有,有些雖然是培根的官場生涯心得,但應用在職場上卻十分貼切。正如他的科學成就一樣,其人生智慧也閃爍著永恆的光芒。
2019/06/28 |
《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之一】》:主張以「歸納法」作為科學研究基礎的培根
培根從未像哥白尼一樣發表過關於天體的新知識,也沒有像克卜勒和伽利略那樣發現有意義的法則。儘管如此,他能夠在科學史上留名,是因為他向知識世界提出新的科學方法——那就是實驗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