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2/10/05 | 精選書摘

《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人們誤會了福山,《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並不是慶祝冷戰結束與自由民主勝利

面對這些現代政治的扣問,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大衛.朗西曼以12本改變世界歷史發展的著作為經緯,探究霍布斯、馬克思、甘地、韋伯、漢娜.鄂蘭等人的思想如何刻下現代政治的印痕,並藉由這些思想家之口,反思民粹主義、科技控制與歧視偏見等當代政治的問題,試圖觸摸當代政治最艱難的困境,並在絕望之中,帶著讀者找到解答。

2021/01/12 | 精選書摘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中國是一個從未發展出「真正法治」的世界文明

中國從來不曾出現過一個超出人類世俗經驗的宗教,也從不認為法律有神性的淵源,法律被認為是一種人為的工具,政府只是用它來行使權威與維護公共秩序。這意味著中國就像日本,是依法而治,而不是法治。

2021/01/12 | 精選書摘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美國正是對政府不信任,行政法規才要靠更沒效率的法院來完成

美國的政治文化從開國以來就建立在對行政權的不信任,所以在其他國家通常授權給行政部門的機能,卻被分配到法院與立法機關。

2021/01/11 | 精選書摘

《政治秩序的起源(上)》:天主教會奪回主教任命權,替世俗國家的興起打下基礎

敘任權爭議在幾個方面影響了後來歐洲的發展。首先,它使天主教會得以演化為現代、等級森嚴、官僚制、受法律指導的建制,而這個建制,誠如法律史學家哈羅德・伯曼(Harold Berman)所主張的,成為日後世俗國家建造者效法的典範。

2021/01/11 | 精選書摘

《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中國體制裡,軍人的社會地位為何如此低下?

漢朝政府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乃是文人政府對軍隊的牢固掌控,且這特色從中國歷史的最初期直迄今日始終未變。在這點上,中國不同於有龐貝、凱撒之類野心將領不斷爭取政治權力的古羅馬,亦不同於軍事政變頻仍的當代開發中國家。

2021/01/08 | 精選書摘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蘇聯極權主義不足殺死民主理念,卻限制國家未來民主化的能力

蘇維埃政府在決定停止無差別殺人之後,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權力平衡被改變了,社會得到了更大的空間,這意味著從此蘇維埃政府將無法控制蘇維埃生活的所有面向。

2021/01/08 | 精選書摘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左翼可能披著自由主義的外衣,從內部改變民主的含義

雖然左派所稱的「對平等者給予不平等承認」是關於自由民主最常見的指控,然而我們有理由認為,更大的、最終來說也更嚴重的威脅是來自右派的指控,即自由民主傾向於「對不平等者給予平等的承認」。

2020/12/01 | 精選書摘

法蘭西斯福山《身分政治》:人類是高度社會性的生物,並非人人都是尼采心目中的超人

身分認同的需求看似界定了今天的世界政治。反移民的民粹思想、政治化伊斯蘭高漲,以及白人民族主義捲土重來,這些全都對自由民主的基礎構成艱鉅的挑戰。

2020/12/01 | 精選書摘

法蘭西斯福山《跨越斷層》:日韓至今仍免於「大斷裂現象」,證明人類的經濟行為受到文化力量牽引

法蘭西斯.福山給邁入資訊社會的我們,一個震撼的警示——人類歷史的發展上層面臨兩次巨大的波動,集體狩獵到農業社會為第一波,農業到工業為第二波,而21世紀的我們,正面臨「第三波」的巨大震盪。

2018/09/03 | 精選書摘

法蘭西斯福山:「否決政治」引發強人政治的需求,所以川普崛起

我們在義大利與印度也看到同樣的情況,全世界民主國家開始有這個趨勢,民主的政治系統沒辦法去做出重大決定,因為體制上的阻礙造成了行政阻礙,也引發了「強人政治」(Strongman politics)的需求,你需要一個強人來克服這些困難與阻礙才能夠做出決策。這也是川普為什麼會崛起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