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二十大工業國(英語:Group of Twenty,縮寫: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9月2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由七國集團(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韓國、印度尼西亞、澳洲)及歐洲聯盟組成。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友站推薦
二十大工業國(英語:Group of Twenty,縮寫: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9月2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由七國集團(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韓國、印度尼西亞、澳洲)及歐洲聯盟組成。 --來自 維基百科
習近平於中共二十大三連任之後的出關之旅備受關注,面對西方國家對中國日趨嚴峻的質疑,習近平的出關外交在表面的和緩之下仍有圖謀,以發展利誘西方國家,但同時施壓美國盟邦。但是在烏俄戰爭、氣候議題、領海問題和美中貿易卻表現出與西方顯著的差距,中國與西方的對話仍有深層的人文與意識理解尚需努力。
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發表聲明介紹這份政策文件時表示:「印太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要扮演形塑的角色,要這麼做,我們就得成為真正、可靠的夥伴。」趙美蘭宣布新政策時,接受法語日報《新聞報》(La Presse)訪問時表示,這項訊息特別針對與渥太華關係緊張的北京。
米歇爾因4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預錄致詞中,批評了俄國侵略烏克蘭並提及歐盟應降低對中依賴,被中方無預警取消致詞,加上歐洲政壇原本預期米歇爾將在G20與習近平會談,後來也沒發生,反而出現習近平跳過他這位歐盟名義上的共同代表,也不理會同樣出席G20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卻「各個擊破」歐盟國家領導人。
印尼也趁著峰會吸引外國投資,尤其是電動車電池生產、基礎建設、再生能源以及新首都努山達拉的建設。佐科威、拜登以及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於峰會上宣布,將持續深化「全球基礎建設與投資夥伴計畫」合作,並在印尼展開多個新計畫。
澳洲學者表示,總理在與習近平會面後3天做出此評論「時機不當」,「他的言論有可能看起來像是對中國政府的讓步、也可能被視為北京的勝利」。澳洲前財政部長也稱,澳洲總理的發言讓他與日本意見相左,因為日本已對台灣加入CPTPP表示支持。
蘇納克對中立場軟化,引來前保守黨領袖鄧肯・史密斯痛批,認為這種轉變會被習近平視為英國首相的一種軟弱。史密斯說,看到中國駐英國曼徹斯特總領事館對抗議者的襲擊,以及中國海外服務站的警察脅迫中國公民回國,「(蘇納克)還需要什麼證據來證明,中國正在威脅我們的價值觀和我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