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二十大工業國(英語:Group of Twenty,縮寫: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9月2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由七國集團(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韓國、印度尼西亞、澳洲)及歐洲聯盟組成。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7/07/18 | Project Syndicate

沒有特朗普不和諧音,G20峰會完美謝幕歸功於貝多芬、康德和默克爾

漢堡峰會將決定全球合作的未來。我們花了許多年——合理的估算是從1992年里約地球峰會以來經過了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達成了巴黎氣候協議。美國的石油遊說勢力再加上他們的政治走狗,能否完全抵消世界各國的努力?

2017/07/17 | Project Syndicate

沒有川普的不和諧音,G20峰會的完美謝幕屬於貝多芬、康德和梅克爾

漢堡峰會將決定全球合作的未來。我們花了許多年——合理的估算是從1992年里約地球峰會以來經過了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達成了巴黎氣候協議。美國的石油遊說勢力再加上他們的政治走狗,能否完全抵消世界各國的努力?

2017/07/15 | Project Syndicate

從解決方案演變為代罪羔羊,G20誤入歧途的全球主義

我們經濟學家在教授比較優勢原理和貿易的收益時,都會解釋自由貿易做大了國內經濟的蛋糕。我們做貿易,不是為了要給其他國家好處,而是為了增加本國公民的經濟機會。用樹立貿易壁壘的方式回應其他國家的保護主義,等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7/07/15 | Project Syndicate

從解決方案演變為代罪羔羊,G20誤入歧途的全球主義

我們經濟學家在教授比較優勢原理和貿易的收益時,都會解釋自由貿易做大了國內經濟的蛋糕。我們做貿易,不是為了要給其他國家好處,而是為了增加本國公民的經濟機會。用樹立貿易壁壘的方式回應其他國家的保護主義,等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7/07/09 | Abby Huang

一份誤植習近平為「中華民國」總統的白宮新聞稿,原來外媒是這樣看台灣

白宮新聞稿8日發布的一份逐字稿,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頭銜誤植為 中華民國總統,去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People's) ,讓習近平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台灣總統。

2017/07/09 | 周雪君

「女代父職」惹爭議,川普長女G20高峰會上曾替美國總統坐鎮

曾說「盡量不參與政治」的川普長女伊凡卡,卻被拍到在G20高峰會上,以美國代表團成員身份,代替父親川普與其他國家領導人開會。

2017/07/07 | 圖話國際

【影片】G20峰會登場,聚焦北韓、氣候、貿易

今年的G20高峰會在德國漢堡登場。開幕前夕街頭爆發警民衝突,造成76名警察受傷。此外,各國領袖也將針對北韓問題、氣候變遷和自由貿易等議題展開討論。

2017/07/07 | Abby Huang

千名喪屍高喊「歡迎來到地獄!」:一次看懂德國G20高峰會

今年的G20高峰會,德國將接待36國代表團,然而場外卻聚集了上萬名眾抗議資本主義下的全球貧富不均。媒體形容,這場會議將會是「會裡與會外都冒著硝煙」。 

2017/07/07 | Abby Huang

一次看懂德國G20高峰會,場外卻有千名喪屍高喊「歡迎來到地獄!」

今年的G20高峰會,德國將接待36國代表團,然而場外卻聚集了上萬名眾抗議資本主義下的全球貧富不均。媒體形容,這場會議將會是「會裡與會外都冒著硝煙」。 

2017/07/06 | 精選書摘

環境危機的解方:不能讓世界上最豐沛、最具經濟效益的能源長埋地底

在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工作的70年歲月裡,我親眼見過每桶2美元,和147美元的油價,還看過在這兩個數字間的價格波動。我目睹過供應過剩及不足、多次繁榮與蕭條!這些經歷教會我,這個事業以及這個商品,就和所有商品一樣,無可避免地不斷循環。

2017/07/05 | 精選書摘

環境危機的解方,絕不是讓世界上最豐沛、最具經濟效益的能源長埋地底

在石油及天然氣產業工作的70年歲月裡,我親眼見過每桶2美元,和147美元的油價,還看過在這兩個數字間的價格波動。我目睹過供應過剩及不足、多次繁榮與蕭條!這些經歷教會我,這個事業以及這個商品,就和所有商品一樣,無可避免地不斷循環。

2016/09/14 | TNL特稿

一堂G20峰會外交課:奧巴馬下機沒有紅毯也只是剛好

在杭州舉行的G20高峰會結束了,參與各國做出的結論並非重點,而是會內外那些小細節洩露出的大國角力。且看杭峰會外的互動,透露了什麼給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台灣人。

2016/09/14 | 蔡又晴

G20峰會場外的外交一堂課:歐巴馬下機沒有紅毯也只是剛好

在杭州舉行的G20高峰會結束了,參與各國做出的結論並非重點,而是會內外那些小細節洩露出的大國角力。且看杭峰會外的互動,透露了什麼給夾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