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退出「一帶一路」仍可能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

《蟻報》(Le Formiche)28日分析,義大利若不續簽一帶一路,中國可能不會做出嚴厲反應:第一,義大利是G7國家,中國若採取強制措施可能會自食惡果;第二,過度宣傳義大利不續簽只是讓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之際留下污點。

2023/05/28 | 精選轉載

日本緊跟美國,把G7峰會悄悄改造成去中俄的「新聯合國安理會」

G7角色的擴張,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印太戰略的跨洲結合,不但將會重新改寫國際地緣戰略的關係互動,對於二戰結束後蟄伏迄今的日本,意謂著終於掙脫了原《聯合國憲章》所謂「敵國條款」對日本的桎梏。成為世界新舞台上的核心要角。

2023/05/26 | 德國之聲

G7峰會亮點不只澤倫斯基,還有受邀出席的「南方世界」

德國之聲特約評論員Alexander Görlach分析,剛剛在日本閉幕的七國集團峰會顯示,所謂的全球南方不僅希望擁有經濟領域的話語權,也希望開展政治層面的平等對話。

2023/05/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星副總理黃循財日本演說籲美中管控分歧,重申「東協不希望被迫選邊站」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表示,儘管美、中、台等相關各方都說政策沒有改變,但他們其實都在相互反應,局勢並非是靜態的,一方的舉動將導致另一方採取行動反制。他認為,結果就是情況越來越危險,「雖然各方都不希望發生直接衝突,但意外或誤判的風險增加不少」。

TNL+ 2023/05/25 | 李少民

「中國-中亞峰會」與「G7峰會」互別苗頭,展現人類價值觀的兩個極端

總之,中共所謂「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以用一個字來描繪:錢。為白拿錢聚在一塊兒的,無法長久。中共雖然可以搜刮,但它能夠拿到的錢也不是無限的;而那些附屬國,只要一不給錢了,立刻翻臉,好了是作鳥獸散,壞了是兵革相見。從這裡看到,中共模式毫無希望。

2023/05/24 | 德國之聲

中國-中亞峰會不是要跟G7打對台,但背後地緣政治意義仍不容小覷

上週的中國-中亞峰會在時間上與廣島G7有重疊。政治學者鄧聿文表示,西方媒體很多解讀成中國是要借中亞峰會對抗G7,但其實談不上中國要和G7打擂台,同時也確實不能小看西安的這次會議,中亞是「西向戰略」重要的連結點。

2023/05/23 | BBC News 中文

中國-中亞峰會落幕:《西安宣言》避談俄烏,北京力圖彰顯與中亞五國的歷史和友誼

中國在中亞的貿易額雖然並不是中國外貿的重頭,但是,中亞五國不僅自然資源豐富,而且承東啟西,是歐亞貿易必經之路。在俄羅斯陷入曠日持久的烏克蘭戰爭時,中亞可以將中國作為替代選項。

2023/05/22 | 張博丞

G7峰會建立「廣島AI進程」規範人工智慧國際監管標準,預計2023年底前發布報告

隨著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面臨日益加深的兩極化和錯誤訊息威脅,生成式人工智慧可能會使假訊息更加氾濫,也會變成加劇政治分裂的工具。聲明寫道,AI技術,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或生成類似於人類創作文本、圖像的技術,皆應符合民主價值觀——包括公平、問責機制、透明度、防止網路霸凌以及尊重隱私權和人權。

2023/05/22 | Abby Huang

學者:G7廣島峰會首次定調台灣安全是「國際」問題,與中國意圖將台海內海化背道而馳

今年G7峰會首次將台海和平當成是國際繁榮與安全的重點,但學者擔憂,近年來共軍機艦頻繁擾台,已讓台灣民眾對於共軍舉動逐漸喪失警覺性,從去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和今年4月共軍環台戰備警巡聯合軍演,台灣民眾的反應來看,對台灣防衛意識最不利之溫水煮青蛙現象已經出現。

2023/05/22 | Abby Huang

台灣循日韓模式納入美國「核保護傘」?學者:國內民意與國際局勢同等重要

台灣是否能依循日、韓模式爭取加入美國的「核保護傘」計畫?學者認為,這可以分為國內和國外兩種層次,包括2024年總統選舉的結果,國內民意的表態結果將會直接影響國際對台海局勢的判斷。

2023/05/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終將拿到想要很久的F-16,美國如何從反對到同意?

拜登政府先前擔心美俄緊張關係惡化,加上美國官員認為學習操作F-16戰機和後勤支援都非常不易,可能耗時數月,因此一年多來拒不同意移交任何戰機或執行訓練,如今態度顯有重大轉變。

2023/05/20 | BBC News 中文

G7廣島峰會:台海議題料將主導峰會議程,日本的區域穩定角色逐漸吃重

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強硬,日本也越發關注台灣的安全。將在廣島舉辦G7峰會裡,中國議題料將主導峰會議程,而日本在建立區域穩定所扮演的角色只會不斷增加。

2023/05/20 | BBC News 中文

G7廣島峰會登場的重要看點:俄烏戰爭議題能否有解?如何應對中國?

這次廣島峰會,日本邀請了多個七國集團之外的國家元首出席,包括印度、巴西、韓國、越南和澳洲,以及非盟輪值主席國葛摩、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國庫克群島、東盟主席國印尼等。《法新社》稱這個邀請名單「長得不同尋常」,並解釋背後原因有二:日本試圖擴展自身以及G7集團在發展中國家間的影響力,以及,進一步替代陷入僵局的G20。

2023/05/20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失去雙腿的烏克蘭士兵參與體育競賽、熱帶氣旋摩卡重創緬甸

烏克蘭軍方舉辦了名為「堅不可摧的基輔」(Kyiv Unbreakable)的體育競賽,共有60名烏克蘭士兵參賽。其中,一名29歲的烏國士兵德羅博堅科(Mykhailo Drobotenko),即使先前在俄烏戰爭中於盧漢斯克(Luhansk)地區,遭到地雷攻擊失去雙腿,卻仍然參加了比賽,並在賽事中進行臥推。

2023/05/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G7發表「廣島願景」聯合文件,關注中國核武透明度與台海和平;澤倫斯基將親自出席會議,預計和拜登會談

G7峰會首日公布聯合文件「廣島願景」,內容指出,中國發展核武缺乏透明性,要求中國應公布核戰力資料,並強調反對偽裝成民生用、實質是軍事用途,可大量生產用於製造核武的鈽元素。這是劍指正在研發的快中子增殖反應爐的中國。

2023/05/19 | 賴明君

G7峰會首日重點一次看:辦在廣島,岸田期待核武裁軍、擴大制裁俄國、澤倫斯基週末出席

G7峰會於今日在日本廣島展開,岸田希望能聚焦討論核武裁軍議題,七國集團也在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將會擴大現有對俄羅斯的制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將會在週日親自到日本出席G7峰會,尋求來自世界上最富有國家的武器援助。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取消巴紐行改由布林肯出席,美同意和帛琉續簽戰略協議,今年擇期舉辦島國領袖峰會

美國與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正在競逐勢力範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拜登原訂在日本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之後,於22日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摩斯比港作短暫訪問,如今行程取消,對美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信譽造成打擊。

2023/05/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G7峰會前美日領袖會談,重申反對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中國:停止在台灣議題上「挑釁玩火」

針對台海議題,拜登與岸田文雄在會中強調,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的作為,重申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決心。日本與韓國關係近來回溫,拜登藉此機會,讚許岸田文雄勇敢地改善與韓國的雙邊關係,指這對區域穩定繁榮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