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國內生產毛額(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地區生產毛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1/30 | TNL 編輯

台灣2020年GDP成長率2.98%,已開發國家最佳、30年來首度超越中國

綜觀202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表現,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吳佩璇直言,台灣的確是因防疫有成,生產、製造、消費活動得以持續,才能有這樣的成長幅度;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2.98%,是已開發國家中表現最佳。

2021/01/26 | TNL 編輯

2020年全球因疫情工時損失8.8%,女性和年輕勞工最慘,台灣7%勞工受影響

美國去年失業率年增4.4個百分點,勞參率年減1.3個百分點;南韓失業率年增0.2個百分點,勞參年減0.8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台灣失業率與勞參率的變動幅度較小,顯示國內就業市場相對穩定。

2021/01/22 | 鄭紹鈺

孟加拉的崛起之路:向韓國、台灣「抄作業」,昔日窮國人均GDP已超越印度

孟加拉成長的關鍵,就是「抄作業」,抄誰的作業?東亞的韓國、臺灣、中國等「出口導向」的國家。簡單來說,孟加拉透過師法東亞,正在南亞崛起。

2021/01/09 | 多維TW

面對中國崛起,承認也不是、不承認也不是的拜登

拜登如果僅僅致力於推翻川普的政策,重回以往的主張,那麼美國只會在原地踏步,不用霹靂手段,就根本無法彌補被川普弄丟的四年,若只想「回到四年前」註定不會奏效。

2020/12/31 | 精選書摘

《萬物的價值》:金融業在這個社會上是根本不具生產力的存在

即便是在最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體中,銀行都還是在金融業的宇宙中屹立不搖。這些銀行不但沒有縮小,而且還尾大不掉到可以在其無力償債與流動性枯竭的二○○八年,對政府頤指氣使地要求全面紓困。

2020/10/28 | 蝸牛會飛

孟加拉人均GDP即將超越印度,南亞經濟勢力大洗牌?

根據世界貨幣組織於10月初時發布之《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孟加拉今年度的人均GDP將超越印度。實際上孟加拉近年之經濟成長勢頭著實不可小覷,但為何能在今年一舉超越印度呢?僅僅只是疫情的打擊嗎?將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2020/10/09 | 賴珩佳

為拯救經濟而通過的《創造就業綜合法案》,為何引起印尼大眾的憤怒?

其實若以外國人的眼光而言,這樣的新法規只是「正常化」了,但對習慣舊法的本地勞工而言當然不是滋味。而這樣的新法,還給了印尼本地宗教狂熱份子一個推翻當前政權的好理由。

2020/10/07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國會突襲通過爭議性的《綜合法案》,勞團在各大城市發動罷工抗議

印尼國會原訂8日通過深具爭議的《綜合法案》,卻在5日提前迅速通過,並宣布自6日起休會直到11月。6日,印尼工會聯盟等工會組織按照原先計畫,發起連3天的罷工示威運動,在雅加達、萬隆、勿加西等各大城市工業區,都有許多勞工參與。

2020/08/17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一年吸引百萬醫療遊客,檳州首長憂疫情再起宣布暫停開放

國際間醫療旅遊逐漸盛行,選擇到馬來西亞的醫療旅遊遊客,從2011年的64萬3000人,成長到2018年超過120萬人,獲益也在2018年成長到3億6200萬美元。

2020/08/12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面臨21年來首度GDP衰退,修法「創造就業」為何引發勞工反對?

勞工團體會反對創造就業的法案,是因為一般認為這部法案親商。新法將允許雇主以較先前低的資遣費解僱員工,也可以彈性工時招募員工,相當於讓雇主不須支付全職薪水。

2020/07/23 | 讀者投書

戰狼變肖郎:中國GDP稱霸世界1500年,是真的嗎?

趙永琛7月20日的推文寫道:「自耶穌基督出生以來,中國的經濟維持全球第一長達1500年。若中國GDP未來再次成為世界第一,再正常不過,別國無須對此焦慮不安。」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2020/07/19 | 新社會政策雜誌

馬英九的消費券與蔡英文的三倍券,哪個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這一次三倍券從討論到決策和宣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到底馬英九版本消費券和三倍券之間,誰的效率比較好?誰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2020/07/11 | 精選轉載

振興券辯論(上):相比馬政府的消費券,振興券是逼迫消費的絕妙好技

振興券有這麼多的好處,但最大的好處,是這個政府,沒有陷入「無招」的困境,反而用創意,帶給人民希望,配合世界一流的防疫政策,台灣人民相信國家會向上,有希望的人民,才會放膽消費,這才是該給振興券拍拍手的真正理由。

2020/05/28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中國兩會財經重點:GDP首次負成長,經濟任務以「穩就業」為優先

中國召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宣布「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財政及貨幣政策主軸,與未來工作具體目標和詳細部署,可說是觀察未來政策的風向球。

2020/05/23 | 德國之聲

人大會議背後的緊張氣氛:領導人該如何回應地方政府的難題?

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北京將要歡慶抗擊新冠疫情的勝利。不過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在大幕背後,北京政府還是需要面對一些令其不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