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國內生產毛額(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地區生產毛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4/02 | 精選書摘

《人類的前途——未來50與500年》︰50年後的世界變成怎樣?先嘗試回答這20條問題

筆者擬定了以下一系列以數字為答案的問題,我的看法是:要想知道50年後(2070年)的世界大致是什麼樣子,嘗試斷定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必要的第一步。

2020/03/24 | Hello Việt Nam

繼中文之後,越南語會是下一個亞洲最夯語言嗎?

韓國是越南的主要投資國之一 ,因此越南和韓國的關係也愈發密切。在韓國,越南文已經是熱門的課程,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學習。目前韓國已經有四所大學開設越南語系。

2020/03/24 | Lan Ying Pin

新冠肺炎衝擊成衣業、房地產,柬埔寨是否能全身而退?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觀光旅遊業。由於入境人數大幅減少,各地旅遊景點像是吳哥窟和洞里薩湖人潮也銳減,雖然柬埔寨政府在早先發布了針對吳哥窟門票的優惠方案,並宣布位於暹粒附近的青旅和飯店可享稅務減免優惠

2020/02/14 | 財訊

武漢疫情投資術:聚焦10檔高顏質股,靜待撈底良機

目前最好的策略是勤做功課,投資人不要過分心急,最好等武漢疫情確診人數明顯下降,股市不再修正,再找時間危機入市,逢低買進體質穩健的好股。

2020/02/07 | 《思想坦克》

武漢肺炎將帶來強烈經濟寒流,台灣第一季成長率可能為負

目前世界各國最擔心的,除了控制疫情,防止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入境,或者在境內發生社區傳染之外,就是擔憂武漢肺炎對於經濟的影響。

2020/01/22 | 財訊

連續兩年經濟遲滯,「韓國輸」的五大關鍵警訊

外界原本預期,2019年韓國經濟成長率仍有2.6%,但最終韓國央行將經濟成長率將下修至2%,這是1954年以來,韓國經濟成長率罕見連續兩年都低於2.5%,情況非常罕見。

2019/09/08 | Louis Lo

美中貿易戰陰影下,台灣經濟成長率逆勢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四小龍表現各異,產業結構是最大主因,台灣、韓國的製造業具備高端技術實力,即便貿易戰帶來景氣下行風險,實質需求減緩,製造業的能量仍可支撐一定程度的經濟成長。

2019/08/18 | 精選書摘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中國絕不低頭,低頭就會讓GDP下降

在我們嘲笑中國人挖洞、又填洞,然後稱它為經濟活動前,我們應該承認,在西方我們也無法免於這種統計的伎倆。我最喜歡的例子是把黃金從地底挖出來,然後儲存在銀行。

2019/08/18 | 精選書摘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Spotify等網路公司就像暗物質,它們吸進GDP並讓它消失

不是每個人都同意看臉書應該被計算為經濟活動,特別是有人在工作時不做有用的事——包括與同事閒聊——卻流連臉書而忘返。為什麼看YouTube算經濟活動,而看電視或與小孩玩耍或到公園散步不算?

2019/08/15 | 白經濟 TalkEcon

萬物皆漲,只有我的薪水不漲?

我們對於整體經濟的感知,有時候會建立在錯誤的比較上。本文將簡介幾個常見的經濟名詞,並釐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和代表的意義。

2019/07/22 | Project Syndicate

失真的非洲GDP:哪個數據才是有意義的參考指標?

非洲大量經濟活動發生在非正式部門,這一事實進一步削弱了GDP統計數字的可靠性。在奈及利亞,非正式經濟貢獻了50%-65%的總經濟產出。無法計量如此大量經濟活動的指標根本不可能成為投資決策的可靠基礎。

2019/07/16 | 李秉芳

中國經濟成長率6.2%創新低 特朗普稱貿易戰有效遭中國官媒反擊

中國政府因此可能推出經濟刺激措施,預防可能威脅到社會穩定的大規模失業。但由於政府債台高築,中國經濟又面臨結構性問題,推出刺激措施的空間可能有限。

2019/07/16 | 李秉芳

中國經濟成長率6.2%創新低,川普稱貿易戰有效遭中國官媒反擊

中國政府因此可能推出經濟刺激措施,預防可能威脅到社會穩定的大規模失業。但由於政府債台高築,中國經濟又面臨結構性問題,推出刺激措施的空間可能有限。

2019/05/28 | Project Syndicate

美國經濟亮眼的數據假象:短期失業率下降不代表生活變好

大部分美國人既不滿意國家情況的變化,也沒有天真到相信2017年減稅是治亂之道。和許多宏觀經濟學家一樣,他們知道,短期GDP增長或失業率下跌並不代表生活變好。

2019/05/21 | 白經濟 TalkEcon

2019年克拉克獎:Nakamura和實證總體經濟學研究

2019年克拉克獎得主Emi Nakamura,其研究包括財政和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經濟,以及商品價格變化和通膨之間的關係。像是探討是否應該透過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

2019/05/15 | 讀者投書

台灣國債佔GDP比例並不高,財政健全程度卻非常危險

每當講到國債,財政部總會說「台灣國債跟GDP的比例只有31%,日本253%,新加坡112%,美國也是105%,我們還算少」,但台灣的財政制度和這幾個國家相比,真的那麼安全嗎?

2019/04/19 | 財訊

謝金河:「鬼混20年」之後,台灣這張經濟牌該怎麼打?

台灣經濟到底好不好?台灣的GDP去年成長率和韓國差不多,與新加坡比則略微遜色,比起中國差更遠,而且眾家經濟研究機構都對台灣今年經濟不表樂觀,但這不只是台灣不好,而是全球共同現象。

2019/04/14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大馬東海岸鐵路計畫復活、越南完成首座5G基地台、菲呂宋島發現新種古人類化石

去年到今年初馬國政府曾多次宣布將取消該計畫,但今年二月外長賽富丁宣布雙方對於金額談判進展到「最後一哩路」,似乎露出一些曙光。如今雙方在即將於4月25至27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前達成協議,無疑讓北京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