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2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5》:如何促使經濟成長?凱因斯不總是對的
凱因斯及其理論支持者,將此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果」,並認為政府增加支出,就是造成經濟成長的關鍵推手。但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2018/02/13 |
為什麼GDP不適合拿來衡量財富和成功?
GDP在1930年代被設計出來,是製造業時代的產物,拿來計算實體生產值很好用,但不適用於現代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型態。GDP要如何衡量心理健康服務的品質?或是你家附近日間照護中心和公園的是否有空位呢?
國內生產毛額(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地區生產毛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 --來自 維基百科
美國國債超過22兆美元,突破歷史新高,有網友突發奇想發起連署要賣掉最北方的一州,以償還國家債務。但為什麼美國債台高築呢?
美國國債超過22兆美元,突破歷史新高,有網友突發奇想發起連署要賣掉最北方的一州,以償還國家債務。但為什麼美國債台高築呢?
凱因斯及其理論支持者,將此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果」,並認為政府增加支出,就是造成經濟成長的關鍵推手。但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