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國內生產毛額(英語: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地區生產毛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04/14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大馬東海岸鐵路計畫復活、越南完成首座5G基地台、菲呂宋島發現新種古人類化石

去年到今年初馬國政府曾多次宣布將取消該計畫,但今年二月外長賽富丁宣布雙方對於金額談判進展到「最後一哩路」,似乎露出一些曙光。如今雙方在即將於4月25至27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前達成協議,無疑讓北京鬆了一口氣。

2019/02/20 | Abby Huang

為還債民眾提議賣蒙大拿州,美國國債為何首破22兆美元?

美國國債超過22兆美元,突破歷史新高,有網友突發奇想發起連署要賣掉最北方的一州,以償還國家債務。但為什麼美國債台高築呢?

2019/02/20 | Abby Huang

為還債提議賣掉蒙大拿州,美國國債為何首破22兆美元?

美國國債超過22兆美元,突破歷史新高,有網友突發奇想發起連署要賣掉最北方的一州,以償還國家債務。但為什麼美國債台高築呢?

2019/02/11 | 白經濟 TalkEcon

GDP可以做什麼?

近年「拚經濟」從選戰口水化身成總統府的元旦文告口號,成了不容懷疑的萬用正當理由。但我們拚GDP拚的是什麼?GDP就像考試,面對這考試,我們該像把學問唸透徹一樣強健我們的經濟體質,還是像衝分數一樣的大興土木或是不斷調整數字計算方式呢?

2018/11/12 | 精選書摘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5》:如何促使經濟成長?凱因斯不總是對的

凱因斯及其理論支持者,將此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果」,並認為政府增加支出,就是造成經濟成長的關鍵推手。但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2018/11/01 | 精選轉載

【影片】還停留在「東南亞就是落後」的印象嗎?那你應該到越南走走

這次黑啤在吃了越南河粉、越南春捲、越南咖啡、越式法國麵包後,究竟這次又探尋到什麼歷史本文呢?

2018/10/09 | 周雪君

IMF兩年來首降全球經濟預測:貿易戰或令中國GDP減1.6%

IMF指近幾個月來,全球經濟風險增加,貿易戰和加息因素的影響將在2019年浮現,調低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2018/07/03 | 讀者投書

台灣經濟成長數據很好看,為何人民感受不到?

根據主計處統計,我國106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2.8%,107年預估成長率達2.6%,但數據進步,為何人民感受不到?此背後原因非常多,包含貨幣政策、產業未升級、政府政策僅部分產業受惠等,本文章將針對此問題探討幾項細節。

2018/05/29 | 周雪君

勞動人口萎縮,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工作的人減少了卻要維持,甚至提升生產力,結果會怎樣?加倍辛苦?以機器代替人力?經濟師警告,這一切會指向貧富懸殊進一步惡化。

2018/04/02 | 謝子涵

「短期移民」帶動GDP:日本如何活用歷史資源促進觀光?

日本推動觀光改革,以東京奧運做為觀光立國的成果檢驗場域,同時集思廣益,調節國內產業缺失。同樣面臨觀光產業體質調整問題的台灣,看一看過往的各項政策計畫,各項國內劣勢及國外威脅,是否真有被重視或解決?

2018/03/23 | 李修慧

美國喊話600億關稅制裁,中國立刻回敬30億: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有何影響?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高達67.6%,產出減額將達GDP的1.8%,並且會有特定幾項產業深受影響。

2018/03/22 | 白經濟 TalkEcon

GDP每增加一元,勞工分到多少?

GDP每增加一塊錢,有多少分給勞工?這個比例在過去幾年是不是下降了?比例的變化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嗎?而經濟體每增加一塊錢的產出,分給「勞動」的比例稱為「勞動報酬份額」。如果勞動報酬份額確實下降,我們也需要先釐清下降的原因,並試著區分誰才算是「勞工」。

2018/02/26 | 菜市場政治學

全球化下勞工的罷工趨勢

分析從1969有罷工數據以來到2015年之間,世界各國總體的罷工趨勢及走向,和經濟發展與全球化皆有顯著的關聯,在法規日益健全以及勞工意識日益抬頭的今天,勞工應該更能善用「罷工」來換取更好的勞資條件。

2018/02/26 | 菜市場政治學

罷好罷滿?論全球化下勞工的罷工趨勢

分析從1969有罷工數據以來到2015年之間,世界各國總體的罷工趨勢及走向,和經濟發展與全球化皆有顯著的關聯,在法規日益健全以及勞工意識日益抬頭的今天,勞工應該更能善用「罷工」來換取更好的勞資條件。

2018/02/13 | TIME

為什麼GDP不適合拿來衡量財富和成功?

GDP在1930年代被設計出來,是製造業時代的產物,拿來計算實體生產值很好用,但不適用於現代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型態。GDP要如何衡量心理健康服務的品質?或是你家附近日間照護中心和公園的是否有空位呢?

2018/01/18 | TIME

股神巴菲特用兩個詞,道破美國財富的增長奇蹟

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我毫不懷疑,美國既可以為所有人提供豐富的生活,也可以為所有人提供像樣的生活,我們絕不能輕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