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6/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不敢躺平?中國年輕人興起「Gap Day」取代Gap Year

在Gap Day之前,霸佔中國社群平台的熱詞一度是「躺平」或「擺爛」。如果說「躺平」還具有一絲反抗意味,直指某種試圖退出無意義的競爭、回歸自我的姿態,那麼Gap Day似乎暗含著向繁忙勞苦「繳械投降」的態度。

2023/06/23 | BBC News 中文

中國嚴峻就業情勢下,「全職兒女」是年輕人在重整旗鼓,還是自我麻醉?

中國的「全職兒女」大部分是被迫待在家裡,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在家裡待著也不能積累社會實踐。而隨著就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考公、考研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即便考上了,也將面臨未來失業市場更大的擠壓,未必能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歸根到底,全職兒女的本質就是失業。

2020/11/20 | 羊正鈺(小羊)

高喊「未來大學」之前,先解決「現在」的四大問題

就算你知道未來在哪裡,好不容易做到可能20年過去了,到時候不是又落後20年嗎?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大學跟不上外面的變化,關鍵不是畫大餅,而是告訴大家現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可以不斷改進和調整的機制和文化,這才是大學的「問題」。

2019/10/17 | Abby Huang

紐西蘭19歲台裔青年成當地最年輕市議員,當選時他才剛從麥當勞下班

紐西蘭羅托魯市出現最年輕的議員。年僅19歲的Fisher Wang目前正在「Gap Year」,他利用這段時間競選市議員。

2017/06/01 | 吳象元

Gap Year 2.0:不是只有出走才能找到答案,你的人生本就是一場旅行

旅行,它可以是逃離工作的出口、找尋生活靈感的方法,或只是單純收起包袱,說走就走,但我們也慶幸,因為有這幾位旅人們的書寫,讓我們對「出走」這件事,多了不同的的解讀。

2017/05/23 | 精選書摘

考大學真是一筆「好投資」嗎?不是鼓勵革命,是希望你擁有自己的冒險

國內大學供過於求的結果,使「考大學」不再是「好生活」的同義詞。與其盲目地跟隨社會潮流、爭取惡性通膨的文憑,不如思考是否就業,或試試利用「gap year」探索自己的興趣,找到一技之長。除了升大學,青年或許有更多不同的路。

2017/05/23 | 精選書摘

考大學真是一筆「好投資」嗎?不是鼓勵革命,是希望你擁有自己的冒險

國內大學供過於求的結果,使「考大學」不再是「好生活」的同義詞。與其盲目地跟隨社會潮流、爭取惡性通膨的文憑,不如思考是否就業,或試試利用「gap year」探索自己的興趣,找到一技之長。除了升大學,青年或許有更多不同的路。

2017/04/11 | 親子天下

薛喬仁:用系統思考,找出107課綱改革槓桿點

薛喬仁在台大和哈佛任教,專長是系統思考。哈佛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但讓他對人產生熱情和好奇的機緣,卻是去哈佛念研究所前的Gap Year,那一年和獨居老人的一場偶遇,讓他找到生命的熱情。

2016/08/05 | 智經研究中心

Hold住學位去旅行──Gap Year符合「港情」嗎?

有報道指,香港僱主對空檔生有戒心,又指去了空檔年的人,到30歲的薪酬比不上同輩,難道當空檔生的基本條件就是要家境殷實?

2015/11/24 | Jin Huang

離開當下,探索空白,旅行,是為了「練習重組」生命裡的每個選擇

旅行或者流浪也從來不是找尋生命答案的唯一解。在生活的每一個現場、每一個當下,藉由實際的行動,就算是在教室裏頭,在家中客廳,透過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我們都能立刻出發。

2015/11/24 | Jin Huang

離開當下,探索空白,旅行,是為了「練習重組」生命裡的每個選擇

旅行或者流浪也從來不是找尋生命答案的唯一解。在生活的每一個現場、每一個當下,藉由實際的行動,就算是在教室裏頭,在家中客廳,透過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我們都能立刻出發。

2015/11/17 | I'm Eve 奶油巧巧虎

寫在打工度假結束前:如果我能夠在紐西蘭四處流浪,又何必害怕回台灣?

當時我並不覺得去打工度假需要什麼勇氣,而是就是一段時間較長的出國而已,直到時間近出發時才開始緊張與害怕,從未離家這麼久的我,真的要自己出去一個我從來不認識的地方生活了,當時的日記還寫了自己提起勇氣的心情,無論出國之後是好還是壞,我都要完成這一段Gap Year...

2015/11/15 | 雪兒

旅行歸來的減法人生:如果人生從沒為自己活過,那麼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原本以為當一個「工作旅人」也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工作中要好的同事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他的一生,那個衝擊讓讓我遲遲無法自己,才發現當你一直為別人而活時,靈魂也會慢慢消失,當你回過頭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時,對於未來也不會抱持任何希望,如果人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那麼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存在?。

2015/11/15 | 雪兒

旅行歸來的減法人生:如果人生從沒為自己活過,那麼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原本以為當一個「工作旅人」也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工作中要好的同事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他的一生,那個衝擊讓讓我遲遲無法自己,才發現當你一直為別人而活時,靈魂也會慢慢消失,當你回過頭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時,對於未來也不會抱持任何希望,如果人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那麼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存在?。

2015/11/13 | 陳昀晨

在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的意外流浪,撞見傳說中「一卡皮箱跑天下」的台灣前輩

我總幻想自己體內滾著流浪的血液,卻怎麼也料不到流浪的起點,竟是在出發後的第十天。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我的夢幻城市後,我們搭了一整夜火車到布蘭卡港(Bahia Blanca),清晨步出車站,還有點昏昏沈沈。我羞怯地在公路上伸出大拇指,生平第一次嘗試搭便車.......

2015/11/10 | Yixian

真正的生活就在你所到之處,所以不要急,旅行後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回家」吧

去捷克當交換學生前,我也假裝很懂的讀了米蘭昆德拉,想要把《生活在他方》嚼出滋味來。嗯,是的,我就要去歐洲了,那個我幻想中地球上最懂得生活、最懂得愛、最懂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的地方。(而我對於捷克或布拉格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