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Orwell

喬治·歐威爾(英語: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本名埃里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英國左翼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06/25 | 留德趣談

網球手想在比賽前閱讀奧威爾,卻被心理學家勸阻

或許施維雅蒂的心理學家說得對,看奧威爾的確需要很多思考,也令人傷感,不宜在重要的比賽前埋首當中。

2022/06/08 | 精選書摘

喬治歐威爾《向加泰隆尼亞致敬》:我的年紀雖未老到投身一戰,卻年長得足以記住戰爭情景

《向加泰隆尼亞致敬》雖不如其他作品知名,卻無損其重要性,因為這是歐威爾寫作的起點,也是少數直接記錄西班牙內戰的重要紀實作品,甚至有人認為這優於歐威爾的其他文學創作。

2021/11/09 | 精選書摘

《像藝術家一樣開發創意》:將想法視覺化,以「歐威爾式」的概念來作畫

想跟達文西、愛因斯坦一樣擁有創意腦?你只需懂得「如何看」!一本兼具啟發性及實用性的創意開發指南,教你輕鬆切換思考、打開視野,看見充滿創造力的解答。

2021/02/09 | 精選書摘

《喜歡,是一粒種籽》:《一九八四》毫不留情地讓我們知道,「蒸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經過了七十年暴政脅迫的人們應當已經懂得了一個真理,百姓的苟且偷安是暴政續命的靈藥。人類需要有一點精神,維護自由與人權的精神,不懼脅迫,不懼被蒸發的精神。

2020/10/17 | 精選書摘

《動物農莊》譯後記:從政治、思想、文學三個層次解讀歐威爾,躍入他剝開的人性淵藪

歐威爾的小說,是哲學也是文學,是文學卻更飽含哲思。從他寫作之時至今,我覺得,這些作品裡,不停上演著一場詭譎的時間魔術。

2020/09/01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影片】《1984》對2020年的三個哲學提示

70多年前的作品《1984》對2020的我們有何提示?「好青年荼毒室」從語言、歷史和自由三方面解釋George Orwell的洞見。

2020/02/18 | 精選書摘

日見伸長的影子:歐威爾與《一九八四》

歐威爾堅信,要拆穿極權者隔天過海的把戲,唯一可靠的法寶就是理性和常識。一個真正了解自由和奴役分別的人,絕對不會接受「自由是奴役」這種「矛盾統一」的說法。

2019/10/12 | 精選書摘

《邱吉爾與歐威爾》:「後九一一」時代,促成歐威爾死後第三次的聲譽崛起

一些專家偶爾會爭論,二十世紀中葉的作家中,哪個人預測的未來最準?究竟是赫胥黎,還是歐威爾。其實這種比較是錯的,他們兩人預測的未來都是對的。

2019/10/12 | 精選書摘

《邱吉爾與歐威爾》余杰推薦序:一生躍過兩道深淵,與法西斯和共產主義正面對決

美國作家湯瑪斯・瑞克斯(Thomas E. Ricks)將邱吉爾和歐威爾合在一起作傳,使得生前未曾謀面兩人彼此互補與對照,共同構成一部二十世紀人類尋求自由的精彩歷史。

2017/11/11 | 精選書摘

歐威爾《緬甸歲月》小說選摘:歐洲人的俱樂部,那個比涅槃境界更難達到的崇高聖殿!

很長一段時間,馬金不發一語,她雙脣翕張,幻想著歐洲俱樂部以及富麗堂皇的一切。這是她這輩子以來,探討吳波金詭計後唯一沒有反對的一次。

2017/01/05 | 運動公社

支持祖國?庫斯勒的「足球民族主義」

歷史上足球與民族主義有著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足球民族主義無疑帶動球場濃厚的競技氣氛,亦帶出更多歷史與社會話題,但即使如此,由民族主義所引發的種族歧視卻是值得正視的問題。

2017/01/05 | 運動公社

支持祖國?庫斯勒的「足球民族主義」

歷史上足球與民族主義有著一種密不可分的關系,足球民族主義無疑帶動球場濃厚的競技氣氛,亦帶出更多歷史與社會話題,但即使如此,由民族主義所引發的種族歧視卻是值得正視的問題。

2015/04/30 | 周雪君

臉書創辦人讀書會的第9本書:科技是「老大哥」的密友,還是對手?

Peter Huber在《Orwell's Revenge》中反覆提問,George Orwell對機器化和烏托邦極度警惕,但他是如何得出資本主義與資訊科技將會成為極權的密友,而不是對手?

2015/04/30 | 周雪君

臉書創辦人讀書會的第9本書:科技是「老大哥」的密友,還是對手?

Peter Huber在《Orwell's Revenge》中反覆提問,George Orwell對機器化和烏托邦極度警惕,但他是如何得出資本主義與資訊科技將會成為極權的密友,而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