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 精選書摘 《當代文化大論辯》:「進步」並不是中性的詞語,當代工業社會傾向於威權統治 獨立思考、自主性、從事政治反抗的權利,這些社會中具有的基本批判功能都逐漸遭到剝奪,因為這個社會逐漸能夠透過它現有的組織方式來滿足個人需求,並讓人們只能討論和鼓吹現狀中可供選擇的政策。 當代文化大論辯 馬庫色 More... Herbert Marcuse 威權 意識形態 控制 工業社會 理性 法蘭克褔學派 麻木 異化 宰制 資本主義 2016/03/06 | 紀金慶 現代社會解救方案:消解「技術理性」的神話,重新定義「什麼是理性」 與一般印象相反的,希特勒主導的納粹政權在技術上可能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符合現代技術理性的政治型態。 Being and Time Herbert Marcuse More... instrumental reason Martin Heidegger Max Weber substantive rationality 哲學 存有與時間 宗教 實質理性 工具理性 工業革命 希特勒 心理學 意識形態 批判理論 技術理性 民主 海德格 現代性 社會學 科技 程序理性 納粹 藝術 計算理性 資本主義 韋伯 馬庫色 2016/02/24 | 紀金慶 現代社會已容不下宗教、哲學與藝術,我們「疏離」的就是我們自己 現代社會深信不已的科學理性與技術理性,其主要原則容不下宗教、哲學與藝術,甚至是任何具有高度理想性的政治理念容身。 alienation Edmund Husserl More... Herbert Marcuse ideology Karl Marx Martin Heidegger Max Weber 中產階級 人文 人文教育 勞動力 印刷術 哲學 啟蒙時代 基督教 宗教 工時 工業革命 形上學 思想家 意識形態 感官 技術理性 政治家 文化創意產業 明證性 柏拉圖 海德格 現代性 現代社會 理念 理性 疏離 科學理性 科學革命 經濟理性 胡塞爾 藝術 親證性 資本主義 資本家 邏輯 韋伯 馬克思 馬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