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IMF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簡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08 |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銀行家》

在美國支持下,台灣有機會敲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大門嗎?

正因為IMF的出生背景,是布列敦森林會議中對於美元絕對地位的確認,因此當中國要挑戰美元市場霸權時,IMF就成為一個絕佳的競爭標的。現今美中對抗比冷戰中的美蘇對峙,這次美國不只有17%的投票權,也可能聯合日本、歐盟等民主陣營,讓IMF出現反中集團,這或許也是台灣席次正義可以伸張的契機所在。

2023/04/21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金融脆弱性為何持續上升?兩個關鍵QA解密IMF展望報告

自3月銀行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股市短暫下跌後再度重新上漲,歐股表現創下1年來新高,S&P 500也攀升突破10個月以來的高點。細看到本次公佈的報告內容,主要聚焦討論以下兩點:

TNL+ 2023/04/19 | 陳冠州

全球經濟面臨三座大山:15%低收入國家陷債務危機,為何較以往更棘手?

低所得國家的國際債務,金額鉅大,範圍極廣。一旦發生違約,不止戕害本國經濟,也造成借出國金融體系的動盪,甚至倒閉,其後果更甚於瑞信銀行事件好幾倍。當今的國際債務危機,債權債務三方各有利益盤算,又有國際政治角力,處理上非常棘手。IMF應統整各國歧見,調和各方利益,讓低所得國家外債問題順利解決。

2023/04/14 | 賴明君

日、法、印建立債務重組機制,呼籲中國加入一同解決斯里蘭卡債務問題

截至2022年9月,斯里蘭卡的外債總額為351億美元。日本財務省表示,中國擁有其中19%的債權、日本擁有7%、印度擁有5%。日本、法國與印度在13日,發起倡議,為斯里蘭卡及其債權人,提供協調與債務重組的平台,並呼籲中國加入談判。

2023/04/12 | 張博丞

IMF報告:全球人口高齡化與生產力下降,通膨受控後利率將回疫情前水準

英國、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近年一直在提高利率,以應對通貨膨脹。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人口高齡化與低生產率,將有助於各國控制通貨膨脹,屆時發達經濟體的中央銀行,會改採寬鬆貨幣政策,並將實際利率降低至COVID-19前的水平。

2023/04/05 | 有關人類學

讀《債務危機下的南韓人》:露宿街頭也分等級,只有「IMF無家者」才值得金大中政府援助

1997年,破產的韓國政府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條件的金融援助,被迫開始一系列的組織與經濟重整計畫。此時大財團開始裁撤一批又一批員工,中年失業的男性被媒體起了個名字:「IMF無家者」。

2023/03/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一帶一路將滿10年致多國墜「債務陷阱」,中國跳腳:絕不接受潑髒水

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統計,中國減免辛巴威的額度達1億1000萬美元,馬爾地夫2500萬美元,塔吉克4000萬美元,以及肯亞3億7800萬美元,至2021年底,斯里蘭卡外債達376億美元,中國持份占19.6%。儘管北京方面矢口否認,但類似上述不勝枚舉的案例,導致一帶一路遭批是「債務陷阱外交」。

2023/03/29 | BBC News 中文

賀錦麗出訪迦納、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美國的「魅力攻勢」能吸引非洲國家嗎?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無疑增加了西方國家爭取更多非洲國家的緊迫感。聯合國投票譴責它使非洲國家分裂,在投票中,非洲國家佔了一半的棄權票,其中有坦尚尼亞,該國也包括在賀錦麗的行程中。賀錦麗是拜登政府中訪問非洲的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也是自去(2022)年12月美非峰會以來的第五個美國官員。

2023/03/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研究:中國正迎頭趕上IMF成為國際紓困貸款新要角,八成集中在阿根廷等中等收入國家

《紐約時報》指出自二戰結束以來,國際貨幣基金(IMF)與美國一直是各國紓困貸款的最後屏障,如今中國成為負債國家新的重量級紓困救星。中國正向包含土耳其、阿根廷和斯里蘭卡在內各國提供越來越多緊急貸款,也一直在幫具有地緣政治意義(如戰略位置)或擁有大量自然資源的國家。

2023/03/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IMF將貸款156億美元助烏克蘭經濟穩定,烏東阿夫迪夫卡遭俄軍猛攻恐成「巴赫姆特第二」

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州市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的軍事行政首長巴拉巴希(Vitalii Barabash)表示,當地正遭受俄軍猛烈的火砲和火箭系統攻擊。烏克蘭官員曾擔憂,這座市鎮可能成為巴赫姆特第二。巴拉巴希說,疏散平民的工作持續進行,但離鎮之路是一條「死亡之路」,因為整條路受到俄軍監視,他們會「立即開槍」。

2023/03/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IMF批准斯里蘭卡30億美元貸款保護最貧窮人口,總統宣布逐步解除進口管制

《法新社》報導,國際貨幣基金亞太部主任錫利瓦桑(Krishna Srinivasan)受訪時表示,這項「漸進式」協議將在4年內平均放款,確保「有能力負擔者實際支付更多,需要保護的人得到保護。它針對的是將受到最嚴重傷害的人,富人和有錢人將付出更多。」

2023/03/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2/3地方政府巨額債務拖累經濟,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中國一家大型評級機構的子公司聯合評級國際(Lianhe Ratings Global)的研究顯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背負的842億美元境外債務中,約84%將在2023年至2025年到期。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白提斯(Michael Pettis)表示,「這些地方債務引發的真正麻煩不是金融危機,而是會導致未來多年都難以分攤這些債務的成本」。

2023/02/12 | 德國之聲

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2023年世界不會衰退,中國、印度貢獻最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中,解除了除英國以外的國家今年將出現經濟衰退的警報。中國告別清零政策後今年的增長預期上升至5.2%。

2023/02/01 | 張博丞

IMF預測英國經濟負成長比俄羅斯還糟,《BBC》分析脫歐仍對英國造成一定的影響

英國對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的液化天然氣高度依賴,將使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這是IMF預估英國經濟今年負成長的主要原因。英國脫歐後,COVID-19及烏俄戰爭緊接而至,雖然很難將英國經濟衰退全部歸咎於脫歐,但數據顯示,脫歐仍對英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023/01/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通膨預估見頂,國際貨幣基金上修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至2.9%

雖然烏俄戰爭、地緣政治風險仍未解,但是景氣似乎已逐漸回溫?國際貨幣基金(IMF)今(31)日公布1月份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今(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9%,較去(2022)年10月預估的上調0.2個百分點。

2023/01/17 | BBC News 中文

斯里蘭卡央行敦促中國和印度盡快同意減記債務,否則IMF不放款

這個遭到經濟危機重創的印度洋國家目前面臨債務違約,並透過談判獲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9億美元(24億英鎊)的貸款援助承諾。但是,在中國和印度同意減記斯里蘭卡數十億美元的債務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會發放這筆貸款。

2022/12/31 | Louis Lo

【圖輯】斯里蘭卡癌症患者與死神拔河,經濟崩潰、藥物短缺令病人命懸一線

「所有醫院都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問題。即使是像撲熱息痛、維生素C和生理鹽水這樣的基本物質,也很難提供給門診服務。」醫務人員協會發言人拉特納辛馬(Vasan Ratnasingam)說,像癌症和眼科醫院這樣的專科醫院是靠捐款運轉的。

2022/12/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社》:抗衡中國影響力,印度化「斯里蘭卡經濟危機」為轉機

印度長久以來一直很關切中國在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鄰國的影響力。2020年印度和中國軍隊在喜馬拉雅邊界發生衝突,導致數十名士兵喪生後,就更加敏感,外交關係也跟著趨緊。「斯里蘭卡顯然因為它地理位置緊鄰區域強國而受惠。不過,確保自家後院穩定也符合印度本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