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IPAC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英語: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縮寫為IPAC)是一個由大約33個國家和歐洲議會,超過250名各國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目的為關注並改革各國的對華政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會28歲研究員涉當共諜,曾任中國研究小組主任活躍政治社交圈,英國政壇「中國威脅論」再起

由於凱希在國會、政府單位、智庫、倡議團體的人脈廣泛,媒體關於「共諜案」的報導倫敦時間9日晚間一刊出,相當於在英國政壇投下震撼彈。許多國會議員和政治倡議人士不滿,為何凱希3月即遭逮捕,絕大多數人卻是「看了報紙才知道」,過去數個月從未接獲任何警告。

2023/03/14 | Abby Huang

英國發布2023評估報告:4次提及台灣,稱中國為「劃時代的挑戰」影響英國每個生活層面

自2021年以來,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加對中國的了解與專業知識,包括自去年起培訓了170個公職人員學習華語,其中有20人來台學習,英國政府也在去年成立了一個「中國專家咨詢小組」。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表示,英國的外交官和公務員必須具備專業知識與語言技能,才能面對中國對英國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構成的系統性挑戰。

2022/11/03 | Abby Huang

IPAC共同主席包瑞翰:習近平更加獨裁,德國與歐洲對華政策「回不去了」正在轉變

德國總理蕭茲目前人在中國訪問,包瑞翰表示,這大概是過去50年最具爭議的一次訪問。包瑞翰說,因為中國的政局已經有所改變,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現在更加獨裁,歐洲的對華政策將變得更加強硬,特別是在對中貿易上。

2022/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11/1首度訪台,烏克蘭共同主席:發展對台關係好時機

IPAC是由全球五大洲各國國會及歐洲議會成員共同倡議,在2020年6月所組成的民主聯盟,此次是IPAC首度組團正式訪台。外交部表示,這是繼法、德國會訪團及歐洲議會副議長訪團後,另一歐洲重要跨國訪團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2022/09/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人權劣跡斑斑,英議員籲禁中官員參加女王國葬,《南華早報》:王岐山將赴倫敦出席

是否受邀及受邀官員層級反映英國與特定國家的關係,例如俄羅斯即因為侵略烏克蘭未被邀請。先前曾傳出英國僅邀請中國駐英大使出席,後來英國外交部澄清,身為國家元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實在邀請名單中。

2022/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京實質挺俄侵略,烏克蘭跨黨派議員加入30國抗中聯盟IPAC

俄羅斯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後,北京在外交、經貿、軍事等領域實質支持莫斯科,令原本期待北京可向其「全面戰略協作夥伴」莫斯科發揮正面影響力的烏克蘭各界人士感到失望,也讓烏克蘭社會和政壇對北京政權的本質有較以往清楚的認識。

2021/01/16 |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戰狼外交」引反感,王毅訪歐踢鐵板——各國政要如何在推特上反擊?

以往歐洲國家即使在某些議題上不贊成中國,也多半不願與之正面衝突,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適時象徵性地提出反對,歸咎原因也是因為中國在歐洲大量的經濟投資,使歐盟對於表態感到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