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IPEF

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英語: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縮寫:IPEF),又稱印太經濟框架、印太經濟架構,是美國等13個印太地區國家於2022年5月23日在日本東京正式啟動的經濟合作機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訪美:赴智庫談兩岸「3D戰略」,李昌鈺出席僑宴力挺、「巧遇」紐約市長互祝成功

侯友宜15日展開訪美行程,首站前往紐約,並到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外交關係委員會(CFR)等智庫進行座談,針對智庫所關心的兩岸、外交、國防等議題與美方進行交流。侯友宜表示,盼藉此行向美國各界傳達,台灣不會成為麻煩製造者,會稱職扮演和平促進者與風險降低者角色。

2023/08/17 | 方格子vocus

中美菲三方較勁南海仁愛礁,中國外長王毅為什麼提議與東協國家合作?

中美菲的仁愛礁衝突,其本質便是菲律賓在中美間「過度選邊」的結果,東盟整體雖出於團結意識,不會對菲律賓大加譴責,卻也不可能為替菲律賓助陣,而令區域的大國平衡失序、並讓東盟分歧一發不可收拾。

2023/05/29 | 莊貿捷

《華爾街日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取得初步勝利

不過,這一項《印太經濟繁榮框架》仍受到許多質疑。《金融時報》引述許多日本業內人士指出,這一項協議,亞洲國家仍無法參與美國市場,此外美國在此架構上的經濟利益,是否可以抵消「對抗中國帶來的風險」,仍未可知。

2023/01/21 | 陳冠州

【關鍵專訪】中經院副主任楊書菲:地緣政治形成技術分流,台商如何因應變質的全球化?

世界逐漸形成兩大經濟陣營,儼然形成「經貿新冷戰」。一陣營是美國、一陣營是中國。台商因為商業利益,是否會有「選邊站」的情形發生?要如何因應?又為什麼台灣要加入CPTT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IPEF(印太經濟架構)與CPTTP在功能上是否有重疊?

2023/01/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輪談判結束,多領域達成共識,學者:證明台灣有條件加入CPTPP

鄧振中表示,過去台美經貿往來都是應美方提出的要求,但經此次倡議談判,將來台美經貿合作會站在平等基礎上進行,應該可以避免過去美國單方面的要求。而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談判章節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高度吻合,一旦台美順利簽署,將進一步證明台灣有能力、有意願接受高標準,對加入CPTPP有很大幫助。

2022/07/15 | Ian Murphy

「印太經濟架構」將如何影響台灣?台灣企業的機會在哪裡?

儘管台灣很難在短期內成為IPEF的正式成員,但它仍能從與美的雙邊貿易中受益。未來,預期台灣將以非官方的身分與美國和其他IPEF會員國互動,持續在國際供應鏈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2022/07/13 | 美國之音

美中在東南亞較勁,專家:美漸佔上風但拉鋸戰將持續

喬治華盛頓大學西格爾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迪帕·奧拉帕利說,她希望中國也一樣不要迫使東南亞國家選邊站,儘管美中都對區域做出表態,不過她認為這些國家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可能和過去一樣,在經濟上與中國要比與美國更為接近,但是在政治上和戰略上他們會站在美國這一邊。

2022/06/06 | 《思想坦克》

比起印太經濟架構,為什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反而是更好的結果?

為什麼未被納入IPEC,而單獨以「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來說反而是較佳的結果呢?這一切得從IPEC的內涵與問題說起。

2022/06/03 | 霧谷晶策

認為美國能靠「印太經濟架構」填補戰略缺口,顯然是過度樂觀了

目前看來《印太經濟架構》是相對鬆散的經貿合作機制,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印太國家加入架構,制定供應鏈上的標準,未來長期將有別於中國供應鏈的標準,以利美國與中國結構性的競爭,並非傳統定義的自由貿易協定。

2022/06/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鄧振中宣布啟動「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學者:重要性遠大於助台納入印太經濟架構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強調,新倡議的重要性遠超過台灣能否加入IPEF,從美國決定將與歐盟談論議題也和台灣討論可發現,「我們的重要性比以前大很多」;若只在乎新倡議是否有助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其實「有點太小看了」。

2022/06/01 | 讀者投書

「印太經濟架構」成為美國印太戰略抗中最前線?實際力道恐怕不如預期強硬

IPEF被視為美國為彌補退出CPTPP之空缺而建立之架構,也在本次拜登亞洲行扮演重要角色,但它與CPTPP和RCEP有什麼不同,學者專家們又是如何看待IPEF對印太戰略的影響和台灣在其中的角色呢?

2022/06/01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什麼?台灣不在第一輪名單中真的是利空嗎?

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美國組建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它其實跟CPTPP、RCEP有本質上的不同,甚至還有很多不清楚的細節。台灣第一輪未受邀參與,雖有國際政治考量,但未必是壞事。

TNL+ 2022/05/30 | 恕我無法支持

分析拜登亞洲行:IPEF是不是中國經濟包圍網?QUAD會不會成為印太小北約?

中國包圍網越來越具體,但美國不想要一口氣拉高對抗強度。受限於國內聚焦防疫和通膨對策的呼聲,拜登政府同步採用了具交往政策精神的手段。可以說中國並非一味受到美日同盟施壓,而是在美國兩手策略中也獲得甜頭。

2022/05/30 | 《思想坦克》

拜登亞洲行揭密新經濟戰略:「印太經濟架構」毀譽參半,與CPTPP是競爭還是互補?

從目前的結果看來,拜登此次亞洲行在韓國的收穫最多,日本其次。而在東京發動的「印太經濟架構」則似乎是毀譽參半,有新的構想,但同樣出現新的問題。

2022/05/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時:拜登「軍事保台」發言震撼全球,日澳等印太盟友處境尷尬

紐時分析,這次事件為宣誓就任不久便飛往東京與會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及華裔外交部長黃英賢帶來挑戰。與拜登保台發言不同的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被問及台灣議題時嘗試保持模糊,僅說「我們兩國對台基本立場不變」。

TNL+ 2022/05/25 | 吳瑟致

「印太經濟架構」排除台灣,卻承諾「武力保台」,拜登亞洲行打什麼如意算盤?

美國雖然沒有將台灣納入IPEF的首輪名單之中,但也仍保持雙方經貿合作的官方接觸,可以說,暫排除台灣在IPEF,並非是對台灣的不重視,而是透過實際的合作來營造未來可以順勢融入的機會。

2022/05/24 | 德國之聲

拜登大陣仗宣布、擁有13個創始成員國的「印太經濟框架」是什麼?

在對亞經貿問題上,美國總統拜登面臨兩難境地:他不能簡單重新加入其前任2017年讓美國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有鑑於此,拜登行政當局設計出一替代方案,這就是《印太經濟框架》(IP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