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
《成為西蒙波娃》後記:沒有人能在孤獨之中成為自己
本書利用過去未面世素材,重新審視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西蒙・德・波娃的一生。是目前最全面且立體的傳記,文筆優美,細緻動人。
2017/03/29 |
一位學生向存在主義者沙特求教「電車難題」,他會怎麼說?
薩特不打算採取哲學家的傳統作法,透過倫理算計尋求出路,更遑論當個所謂「電車難題專家」。他引導聽眾更個人化地思考問題。面對這個抉擇是怎麼一回事?
2016/07/30 |
從棒球看哲學教育:鈴木一朗如果是俄國人,他的家人還會支持他打棒球嗎?
教育部該想的,不是去迎合市場。「迎合市場」的思維,你無論如何改革都會讓人文領域的工作者感到那種削足適履的委屈,也許該轉型的教育政策思維是「創造市場」。
台灣 棒球 More... 北京奧運 職棒 米迪亞暴龍 打假球 中信鯨 棒球經典賽 運動 國球 國恥 體委會 振興棒球運動總計畫 哲學系 行政院 民意 經費 系隊 Lamigo桃猿 全猿主場 LamiGirls 陳金鋒 林智盛 旅外球員 胡金龍 羅國輝 大聯盟 陳鴻文 興農牛 義大犀牛 Manny Ramírez 曼尼 世界棒球經典賽 南韓 日本 球迷 文化政策 法國高考 哲學教育 詞與物 傅科 Michel Foucault 暢銷書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存在與時間 心體與性體 牟宗三 文青 沙特 Jean-Paul Sartre 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超譯尼采 市場 甲子園 教育部 鈴木一朗
2015/01/09 |
恐怖份子為何血洗法國「查理週刊」?從一則丹麥的諷刺漫畫談起
你說,歷史跟小學數學課中的蝸牛問題是不是很像?牠努力往上爬了一丁點,卻還是往下滑一寸。接下來,牠會往上爬多一點,還是往下滑?牠最後終能爬上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