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
川普認可的新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克強生是誰?為什麼民主黨人也願意支持他?
10月3日,麥卡錫在與拜登總統達成保持政府撥款的協議後,被一小撮右翼議員趕下台。現在,強生需要承擔重要角色。由於沒有議長,美國無法通過任何法案,包括拜登總統提出的對烏克蘭和以色列的大規模援助計劃。
2023/10/25 |
美共和黨黨鞭艾默退選眾院議長懸缺3週仍難產,政府面臨關門危機、援外預算卡關
艾默今天的退選,不僅意味著共和黨內部分歧嚴重,難尋各方均認可的議長候選人,也意味著眾議院運作持續癱瘓,許多關鍵法案立法程序也都可能因而延宕。以巴戰爭爆發後,為提供以色列所需的人道與軍事援助,美國總統拜登於20日向國會提出高達1060億美元的對外安全計畫,以協助以色列、烏克蘭,並確保邊境安全。
2023/10/22 |
川普盟友喬登連續三輪眾院議長投票失利,共和黨宣布撤銷提名
《紐約時報》指出,喬登失利顯示一群約25名共和黨內主流成員堅決反對喬登代表黨內出任議長,這群人也成為共和黨持續右傾、唯川普馬首是瞻的煞車皮。目前共和黨對提名誰出馬角逐眾院議長尚無共識。民主黨提議賦予暫代議長的麥亨利(Patrick T. McHenry)擴權、以暫讓眾議院恢復運作審理法案的構想,仍遭共和黨反對。
2023/10/19 |
美眾院議長投票連兩輪失利,川普盟友喬登反對票不減反增
喬登立場讓不少黨內同志緊張。部分人憂心他若當選議長,將大幅刪減政府預算,包括援烏預算,甚至導致聯邦政府關門;另一部分反對喬登的人,則是因為不滿共和黨極右派罷免麥卡錫。
2023/10/18 |
20位共和黨議員杯葛,美眾院否決川普盟友喬登出任議長
現年59歲、屬保守強硬派的喬登並非共和黨人議長首選,他是在眾院多數黨領袖史卡利塞12日因未能爭取到足夠支持而退選後,才得以出線。另有一部分反對勢力,則是因為不滿共和黨極右派罷免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或不當對待史卡利塞,才進而杯葛喬登。
TNL+ 2023/10/12 |
美共和黨提名史卡利塞為新任議長,眾議院長時間空轉對美國和國際社會帶來哪些衝擊?
眾議院議長的空缺已引發華府的擔憂及關切,主因是議長的職位若繼續難產,國會將無法通過任何對以色列與烏克蘭在軍備、國安層面上的援助法案。雖然現在幾乎可以確定由史卡利塞接替麥卡錫的職位,但共和黨的眾多立法者對增援烏克蘭抱持懷疑態度,且當前連共和黨內部對於是否繼續援助烏克蘭都出現嚴重的分歧。
2023/10/05 |
美眾院共和黨第二號人物史卡利塞角逐議長,單一議員可發動罷免成議事規則焦點
下任議長也將面臨同一項動議的威脅。哪怕整個黨團一開始可能全力相挺,有志之士考量角逐議長寶座的時候,隨時可能遭到罷免的威脅仍將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些共和黨議員已經建議修改眾院規則,讓僅僅單一議員就可以發動罷免議長的情況不再發生。
2023/10/04 |
共和黨極右派聯手民主黨通過罷免案,麥卡錫成美國史上首位被罷黜眾院議長,創多項難堪紀錄
加州出身的麥卡錫議長之路顛顛簸簸。共和黨在去年11月期中選舉時,以些微優勢贏回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儘管沒有強有力挑戰者,但由於黨內極右派勢力反對,今年1月6日,歷經4天15輪投票,麥卡錫才如願執起聯邦眾議院議長槌,寫下164年以來拖延最久的議長選舉。當時的杯葛主力就是這次提出罷免案的蓋茨。
2023/10/03 |
美共和黨內鬥,強硬派提案罷免眾院議長,麥卡錫:我會挺過
麥卡錫1月為了拿下眾院議長的議事槌,被迫向極右派陣營做出讓步,包括修改規定,允許只需一名議員即可提出「罷黜動議」(motion to vacate)。罷黜議長表決只需在眾院過半就能通過(即218票),使得理論上一小搓想罷黜議長的共和黨人可與民主黨合作,就能拉下自家議長。
TNL+ 2023/05/10 |
葉倫警告美國聯邦債務上限危機迫在眉睫,美債違約將導致哪些災難性後果?
美國政府債務違約恐造成美股崩跌近20%、經濟成長率放緩4%,同時削減700萬個工作機會。長期而言,若投資人認定美國債務風險驟升,投資人將向美國收取更高額的借貸費用,由於政府借款將影響利率的調幅,最終將使大眾在借款買車、購屋的成本提高。
2023/02/23 |
《華盛頓郵報》:美眾院中國委員會主席週末密訪台灣4天,透露麥卡錫可能在2024大選後訪台
蓋拉格訪台期間晉見蔡總統,也與副總統賴清德、國防部長邱國正及情報首長會面。之所以低調訪問台灣,蓋拉格表示,是為了與台灣方面的會面能更富有成效,尤其是看到去年8月時任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