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LGBT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9 | G點電視

中國大陸同運人:壓抑下微小努力,性小眾如何一步步走進公眾視野?

根據我在內地生活多年來看,年輕人對性小眾群體的包容度應該有50%左右,有很多年輕人都願意接受變裝文化等。四川省的成都市可以説是内地對LGBT最包容的一座城市,也是社會風氣最開放的一座城市。和長輩出櫃一直是個大難題,尤其是經歷過文革、嚴打等政治活動後的長輩,他們對性這方面非常忌諱,出櫃失敗后有些同志被送去拗直治療,或者直接和家裏斷了聯繫,更嚴重的選擇了自殺。

2023/11/11 | TNL 編輯

Coldplay高雄開唱8萬粉絲朝聖,印尼卻有反同團體抵制威脅「燒掉舞台」

保守團體說,這不僅是關於LGBT問題,因巴勒斯坦現在的情勢,Coldplay的演唱會必須取消。示威民眾還對購買Coldplay演唱會門票的人表示遺憾,認為由於以哈戰爭還未結束,這些門票的費用可以捐給巴勒斯坦。

2023/11/07 | 袁齊

未禁止不滿18歲者參觀LGBT攝影展,匈牙利國家博物館館長遭政府解職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最近舉辦了世界新聞攝影展,展出了菲律賓LGBT族群的照片。然而館長週一卻因匈牙利允許了未滿18歲者參觀該展而遭解職,因為這違反了法律禁止向未成年者「展示和宣傳同性戀」的規定。政府宣稱這項法令是為了「保護兒童」,但遭到了歐盟和人權組織的強烈譴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更稱這條法律是一種「恥辱」(disgrace)。

2023/08/27 | BBC News 中文

大數據與演算法:Netflix、Spotify、TikTok如何比我更早知道我的性取向?

不單是Netflix。我很快就在其它好幾個平台上也看到了類似的推送。Spotify向我推薦了一張他們稱之為「莎孚式」(sapphic)的歌單——這個字眼是用來形容喜愛女性的女性。幾個月後,在TikTok上,我開始在我的動態中看到來自雙性戀創作者的影片。這些科技平台到底發現到了哪些我自己沒有注意到的跡象呢?

2023/08/04 | G點電視

香港首個多元性向文化電台節目《自己人》停播,17年來見證了甚麼?

從那個「自己人」要在床上帶耳機偷偷聽節目的年代,走過2008年第一屆香港同志遊行、名人出櫃潮、2014年第一屆香港「一點粉紅」(PinkDot HK),再到現在大小企業都會表態支持性/別小眾議題、同性伴侶在街上拖手已成常態⋯⋯2006年啟播的《自己人》,絕對是跨越年代的見證。

2023/07/16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BL「奇幻故事」與現實同志文化仍有鴻溝,不斷進化的「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嗎?

BL(Boy’s love)是以男性之間的戀愛為主題,對象讀者為女性的漫畫、小說類別。BL題材如今已經廣泛出現在連續劇、動畫、電玩等媒體內容上。在熟知BL文化變遷的漫畫研究家藤本由香里眼中,在廣納性少數族群上,BL文化是否具有促進現實社會變化的影響力呢?

2023/07/12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多次受到安全威脅及伊斯蘭團體抗議,印尼取消LGBT倡議活動

印尼原定於本月17日舉辦LGBT倡議活動,但因主辦單位不斷收到安全威脅而取消。近期,印尼國內反LGBT情緒高漲,相關活動也陸續在伊斯蘭團體的抗議下取消,顯示宗教保守派對性少數社群所施加的壓力逐漸增加。

2023/07/1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在瑞士,人們對LGBTQI越來越開放,但威脅和仇恨性犯罪行為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在一個對LGBTQI人群持越來越開放態度的社會,同時仇視行為卻在上升?對此粉十字組織的赫格利表示,仇視LGBTQI的人在社會上還是佔少數。「近年來社會上越來越大的接受程度也招致了一種反對情緒,而且目前這種情緒還非常高昂。現在,在電視上和政治討論中,對同性戀的可接受性和人權的質疑,又開始被公眾所接納。而最終結果就是導致了更多的仇視行為。」

2023/07/03 | 張博丞

韓國社會近六成反同,首爾同志大遊行場地遭基督教團體搶走,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到場聲援

LGBT在相對保守的韓國社會中,仍不受待見。韓國有59%的民眾反同,在有接受調查的G20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印尼。有韓國人表示非常羨慕台灣已通過同婚法案。台彩協會成員美克今指出,許多韓國同志團體對當地保守的社會氛圍感到絕望,許多民眾礙於社會眼光無法出櫃,甚至不敢參加酷兒活動。台灣具備長年的同志運動和同婚法案歷程,可以透過國際交流分享台灣經驗。

2023/06/28 | 張博丞

中國禁止同志驕傲月活動,將LGBTQ+定調「境外敵對勢力」,倡議人士被迫移居海外

中國之所以如此積極打壓LGBTQ+族群,是因為政府將這些組織描繪成,外國敵對勢力滲透中國的工具。龍大瑞指出,政府與民間對這些團體的指控,主要都是認為他們在「在社會內部引發衝突,目的是破壞社會穩定」。上海驕傲月活動聯合創辦人彭雷表示:「隨著北京同志中心的關閉,中國最後一個大型LGBT組織被迫『休息』。」

2023/06/26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廢除《377A法案》以來首次舉辦LGBTQ集會,新加坡緩慢落實同志平權

新加坡自2022年11月廢除將男性性行為視為非法行為的《377A法案》後,上週末首次舉辦一年一度的LGBTQ集會遊行,吸引千人參與。而同運團體表示,即便法案遭廢除,新加坡的同性戀平權運動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23/06/03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中國神舟16號載人升空、美國變裝皇后上街爭取跨性別權益

中國近年在太空產業的進展不斷,除了自力打造「天宮」太空站,還透過2019年的中國嫦娥四號任務,讓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將太空船放置在月球背面的國家,2021年中國也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至火星。中國在發展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處處受阻的局勢下,正試圖藉由太空計畫增加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並展開「魅力攻勢」。

2023/05/29 | 張博丞

美國蒙大拿州禁止在學校、圖書館舉行「變裝閱讀活動」,性別團體指控政府侵犯言論自由

蒙大拿州規範,無論變裝閱讀活動是否帶有「性意味」,在公共場所一律禁止進行,理由是兒童可能會出現在公共場所。吉安福特認為:「讓孩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接觸色情內容是非常不合適的。」然而,反對該法案的變裝皇后表示,他們都會為兒童進行客製化的變裝表演,其內容與為成人準備的變裝表演不同。

2023/05/27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英國警方成為殺害青少年的頭號嫌疑犯、紐西蘭綿羊人口比首次降至5:1

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球員維尼修斯,於5月21日的比賽中遭遇種族歧視,被對手球迷辱罵「猴子」。由於維尼修斯是巴西國腳,因此事件引發巴西群情激憤,除了巴西政府親自向西班牙關切此事之外,5月23日,大批巴西民眾也聚集在西班牙駐巴西領事館前,為維尼修斯抗議。里約熱內盧的救世基督像也熄燈以示聲援。

2023/05/24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突襲Swatch門市,以涉嫌支持LGBT為由扣押彩虹手錶

瑞士鐘錶製造商Swatch於週二(23)表示,馬來西亞當局突襲了其在該國的門市,並扣押了164支彩虹主題「Pride」系列手錶,因為這些手錶的外觀設計帶有支持性少數平權的意義。

2023/05/24 | 精選轉載

為什麼異男喜歡講幹話: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涉歧視,背後是台灣當代的陽剛氣概競逐

男性團體對男子氣慨的追求,是千古以來如此的,我們這個時代並沒有比較文明也沒有比較野蠻。嘲諷喜劇或失言政治只是剛好佔據了這個社會位置,所以理所當然的得到推崇與聲量。男子氣概的競逐,千年來並沒有消失過。

2023/05/22 | TNL 編輯

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涉歧視,通報性平會最重可勒令退學,人權會籲政府加速制定平等法

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王麗容提到,社會科學院的學生應該敏感度更高,明知社會規範,不該為了譁眾取寵或其他原因去踩紅線,第一學府的學生做了最壞示範,更可能帶給中小學生不良影響。她也建議學校加強宣導性平教育,除了告訴學生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要讓學生知道遇到性平事件該如何保護自己。

2023/03/02 | nippon.com 繁體字

全球唯一強制「夫婦同姓」的國家,日本家庭法如何擺脫「加拉巴哥化」?

關於日本修訂家庭法(民法中關於婚姻、親子關係和繼承等的法律法規)的討論,包括導入「選擇性夫婦異姓」和「共同撫養權」等的爭議甚囂塵上。其原因之一是明治時代基於父權制和性別分工的「家族制度」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本文重新審視了阻礙現行民法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