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LINE是由Z控股公司旗下LINE株式會社所開發的即時通訊平台,於2011年6月發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17 | AQ廣藝誌

【專訪】《地帶》創作者薛祖杰:當大家著迷於宮鬥劇復仇的快感,他在意的卻是每個人能否得到生命應有的自由

薛祖杰聊起疫情後自己第一次有時間看完十年前的熱門大戲《後宮甄嬛傳》,他提到看完這齣戲的人都應該要反對極權,因為正是極權與限制,讓觀眾喜愛的主角們的一生過得如此不幸與痛苦。你感覺薛祖杰對於「平等」是很認真的,當大家著迷於宮鬥劇復仇的快感,他在意的卻是每個人能否都得到生命應有的自由。如果把《後宮甄嬛傳》后妃們於紫禁城行走路線繪測成「地帶」,想必是既密集、又起伏劇烈的地形圖吧

2022/10/21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網路謠言漫天飛,Cofacts 真的假的:勇敢查核並做個識讀者

我們手上的每一個點擊,都決定了我們下一秒看到的是知識或垃圾。你對數位假訊息感到失望嗎?「Cofacts真的假的」希望與每個在LINE聊天群組中感到絕望的數位原民站在一起,透過共編共好的回應資料,澄清真相,並讓大家知道面對闢謠網傳謠言的自己並不孤單。

2022/08/23 | 讀者投書

「數位中介服務法」踩煞車,DeepFake、數位性暴力加害者逃過一劫

在要求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今日,見到平台罔顧網路霸凌、數位性暴力受害者的需求,而為了商業利益和減少營運成本,派出高層反對《數中法》,簡直荒誕無稽。

TNL+ 2022/07/26 | 貓心(龔佑霖)

如何調適「已讀不回」的焦慮?關於操作制約,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在通訊軟體當道的現代,Line、Messenger、IG小盒子都可以是即時通訊的管道,但你/妳是否也遇過明知道對方手機不離身,卻一天只回兩三次訊息的情況?這時候你會不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焦慮感呢?

2022/05/19 | 方格子vocus

無形的穿透力:台灣有哪些成功註冊的「聲音商標」?只要是聲音都可以申請嗎?

我國自2003年11月29日起,開始保護聲音商標,截至2016年,在國內註冊的聲音商標共49件。商標除了傳統的文字、圖形、記號外,其它的可稱為「非傳統商標」,智慧局亦提供了其查詢網頁。

2022/05/08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日本「LINE Doctor」線上診療件數創新高:哪一科最多人看?有沒有資安疑慮?

日本疫情迎來第六波擴大感染,居家診療的需求也大增,而「LINE Doctor」不需要另行下載 APP 或經由外部連結操作,提供預約掛號、視訊通話診療、批價繳費等服務,同時也有方便患者的處方箋藥物領取模式。

2022/04/21 | 莊貿捷

LINE Bank無懼22.7億虧損年底再增資,目標150萬用戶,再跨足保險、外匯與基金

台灣LINE Bank以外,LINE在泰國、印尼推出的金融服務。其中,泰國LINE BK擁有超過430萬用戶。目前,LINE的金融服務也正籌備於日本開展銀行業務。

2022/01/11 | Abby Huang

用LINE就可以秒查電費、設定預算超支通知,NextDrive開放1萬名用戶體驗「能源黑科技」

過去2個月才收到一次電費,NextDrive推出的服務,讓民眾隨時知道自己電費有沒有超支,還可以自行設通知,當電費超支時系統就會主動通知你。

2021/12/08 | TNL 節目部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教學「關閉Letter Sealing(點對點加密)、拒絕外部應用程式存取、不允許提供使用資料,以保護個人資訊」?

影片建議關閉「點對點加密」功能,無法達到訊息保護效果;另外影片建議「拒絕外部應用程式」、不允許「提供使用資料」,確實能保護個人資訊,但同時無法使用部分LINE提供的功能。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2021/05/19 | TNL 編輯

唐鳳說明「簡訊實聯制」加速疫調,「5秒3步驟」免填個資、不收簡訊費

為使疫調更加迅速,行政院表示未來包括有統編的店面、無統編的小攤商、公務機關及公共運輸等,都將納入「簡訊實聯制」的範圍。民眾可以使用疾管家官方LINE帳號,免付費、不用登記個資便可支援實聯制系統。

2021/05/08 | 高智敏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不是康乃馨,而是好好處理媽媽LINE群組裡的「假訊息」

這些「早安圖」與「假訊息」只不過是萬般思念與疼愛的煙霧彈,藏在背後的不過是一句「孩子,我好想你」。只是,這種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愛,你聽到了嗎?

2020/07/22 | TNL 編輯

擔憂《港區國安法》:LINE母公司把客戶資料移出香港,科技公司恐爆出走潮

中國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迫使許多科技公司重新思考在香港的運作。行動最靈活的新創已開始將資料及人員移出香港,或正在擬定相關計畫。

2020/06/23 | 精選書摘

《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融入組織文化再求表現,更能兼顧到「人和」

對於同事們開啟「幽靈模式、慢條斯理地」回LINE,主管沒意見,這讓她腦中「職場好員工的守則」逐漸崩塌,她像個過期的軟體沒有更新,跟公司文化格格不入。

2020/06/14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What is your line?」不是問你的LINE帳號,別急著掏手機

What is your line不是問你的Line帳號,而是對方要問你從事哪一個行業。「What is your line?」是用英文和陌生人聊天時,很常見的一句開場白。

2019/12/22 | 《思想坦克》

我現在要出疹:「後事實年代」的生存之道

曾經年輕人認為用網路可以改變世界,但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後真相時代,過去清者自清的理念已經不合用了,想要在資訊戰爭底下求生,就必須「以戰止戰」。

2019/11/02 | 海蒂羅

每天只回一次訊息的她,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好像從來沒人告訴過男人:不是加Line就是想跟你聊天;不是跟你多聊幾句過就是有興趣;不是跟你約會過就是「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