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Live House

展演空間是指提供音響燈光硬體設備之展演場所,供從事大眾普遍接受之音樂藝文創作者現場演出音樂為主要營業內容之營利事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6 | 台北畫刊

【專訪】海邊的卡夫卡主理人陳瑞凱、929主唱吳志寧:溫羅汀巷弄中的自發性需求,如何成為帶動新創意的引擎?

都更雖為近年影響環境氛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實這樣的變遷早已陸續發生。這些年小型音樂演出場所抑或因面臨租約到期、租金上漲,或是因街區對於生活環境的寧靜要求,過去的重要表演場所,如地下社會、ROXY VIBE以及和海邊的卡夫卡位於同一棟建築的「河岸留言」,都不得不面臨歇業或搬遷的命運。

2023/01/16 | 王祖鵬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24小時告別演唱會落幕,多組音樂人大感不捨並請各界持續支持台灣音樂

公館獨立音樂溫床之一海邊的卡夫卡,因面臨都更計畫將在本月份熄燈,而重頭戲告別演唱會「24HR FAREWELL PARTY:今夜,我們住海邊」,則在上週六(14)晚間7點起跑,舉辦連續24小時告別演唱會,邀請到許多樂迷耳熟能詳的音樂人,包含大象體操開場,昆蟲白、康士坦的變化球、鄭宜農、HUSH、八十八顆芭樂籽、告五人、法蘭等人,並最後由樂團1976收尾。

2022/11/20 | TNL特稿

【來自東京灣底:尾崎世界觀】第二回:非人物種〈擺渡人〉,地下室Live House令人懷念的緊迫濕黏樂音

我一邊聽著各式各樣的台灣樂團,忽然感受到一股懷念的熱氣。再仔細的查了一查,原來是「非人物種」樂團的《擺渡人》這首歌曲。這首歌跟前面所聽的其他樂團,樂音明顯的有哪裡不同,繼續聽下去之後,我發現從他們的音樂中感受到混著那麼一種味道。

2022/11/10 | TNL 編輯

公館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都更熄燈,「來Chill溫羅汀」六大系列活動回顧台灣獨立音樂

孕育出當代許多台灣獨立音樂的公館「海邊的卡夫卡」Live House,因面臨都更計畫,宣布即將於明年1月熄燈畫下句點,消息一出,許多音樂人、樂迷皆備感不捨。對此,即將問世的「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試圖在海邊的卡夫卡熄燈之前留下最後回憶,音樂人1976阿凱、Hush、昆蟲白也紛紛表示對此計劃的想法。

2022/05/30 | 台北畫刊

【專訪】「INCEPTION 啟藝」策展人梁浩軒:從圓環到中山足球場,在音樂地標看見台北城的故事

過往的音樂地標不只是歷史的陳跡,也是每個時代音樂脈動的結晶,或許更能成為台北未來的旅遊主題,引領樂迷前往歌手或樂團曾經開唱的場域、走過的足跡,感受城市與音樂人的連結,開啟一場城市裡的音樂探險。

2022/05/30 | 台北畫刊

【專訪】「INCEPTION 啟藝」策展人梁浩軒:從圓環到中山足球場,在音樂地標看見台北城的故事

過往的音樂地標不只是歷史的陳跡,也是每個時代音樂脈動的結晶,或許更能成為台北未來的旅遊主題,引領樂迷前往歌手或樂團曾經開唱的場域、走過的足跡,感受城市與音樂人的連結,開啟一場城市裡的音樂探險。

2022/04/28 | 關鍵特務

孵化大團各憑本事,多元樣貌的高雄音樂展演空間

「Live House」乘載著許多音樂產業的重要文化。本篇採訪岩石空間、百樂門酒館、洛克音樂及藍色狂想等長期駐紮在高雄的展演空間;透過經營者親口分享,讓我們一睹高雄多變且元素豐沛的音樂文化。

2021/06/12 | 精選轉載

演唱會中止、LiveHouse停業,台灣與星馬音樂人如何在疫情中轉型求生?

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台灣得益於疫情受控,音樂產業仍有一段蜜月期,而受疫情衝擊的新加坡、大馬音樂產業則不然,新加坡業者在政府輔助下嘗試轉型,而不受官方重視的大馬音樂產業,仍在設法求生。

2021/04/30 | 辣台妹聊性別

女同志文化中的獨立音樂(上):女巫店的創立,具有性別包容性的展演空間

相對於風格較為陽剛硬蕊的地下社會,女巫店的長期以來不插電(unplugged)的音樂演出風格,加上對於女性與陰柔氣質友善包容的獨立音樂環境,恰到好處的象徵了當時社會運動、婦女運動與同志運動共生與協商的情境。

2020/07/17 | 鹹派

專訪獨立樂團deca joins:北風蕭蕭巡迴取消,如何拯救音樂表演產業「撐場館」?

台灣進入後疫情時代,對於眾多產業有不同的想像,這次透過直面音樂人的方式,讓讀者看見台灣獨立樂團在疫情當下的生活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2020/07/02 | 鹹派

【後疫情時代/獨立音樂、演唱會】從大放異彩變成救亡圖存,政府該如何「引導市場歸位」?

這波又快又猛的疫情對獨立音樂產業到底帶了怎樣的重創,政府該如何支持,樂迷該如何歸位,才能維護台灣累積數十年的獨立音樂的珍貴場景與價值呢?

2020/06/11 | TNL 編輯

6個QA看懂「藝FUN券」振興補助:看電影、買唱片和聽表演都可用

面對外界認為600元只能在APP上領取,會排擠到長者或是幼者等沒有手機的族群,李永得表示,第一階段完成後,未來將會推行給長者或是小朋友等專案來彌補。

2019/09/22 | 李秉芳

「撐不下去了」主辦單位聲請破產致歉,嘉義在地的「覺醒音樂祭」可能停辦

合作廠商表示覺醒藝術賣「未來票」,像是明年的覺醒音樂祭他被告知已經賣出1萬5000多張,每張2000元左右,現金應該至少有2到3000萬元,卻宣布破產,他無法接受。

2018/08/09 | 鹹派

在金曲獎之後:指標性音樂慶典的價值與精神

2018金曲獎以蕭敬騰主持為亮點,但金曲獎如此成功,節目企劃功不可沒。蕭敬騰的演出、頒獎人的表演和節目之間進行地流暢。今年若因為蕭敬騰而收看金曲獎的觀眾,想必也會被這次從視覺動畫、整體流程至議題呈現的規劃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