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MOU

諒解備忘錄,或稱作瞭解備忘錄、合作備忘錄(英語: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縮寫:MOU),是雙方或多方簽訂的一種備忘錄,僅用以記載不同國家、政府或組織間簽署雙邊或多邊意向(動向)的文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學者:只討論印度移工太可惜,應努力簽署台印教育協議;專家:爭取印度學生來台,起步困難但效益可期

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建議政府再積極勇敢地推動國際產學、建教合作專班,過去雖有發生一些問題,但不該因噎廢食。台灣可以爭取「勤工儉學」的印度生,慎選產業提供合法的工讀機會,讓他們自己賺學費、生活費,並同時彌補台灣的缺工。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從簽署到喊退出,中國胡蘿蔔與棒子軟硬兼施,「一帶一路」在義大利發生了什麼事?

自梅洛尼當選以來,其親美、親大西洋路線明顯,上任後便積極參與歐盟事務,試圖在地中海、印太地區與大西洋聯盟發揮影響力,提升國際地位。因此,續簽一帶一路與否,不僅受經濟、政治影響,與外交政策也有相當大的關係。然而,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仍然是北京的一大痛處,尤其對中國來說,面子很重要。如果義國不續簽將無異於傳遞出不信任中國全球倡議的訊息。

2023/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中「一帶一路」續簽懸而未決,北京持續向義大利施壓

在一帶一路上,由於義中合作仍懸而未決,因此北京正在向義施壓。如中國駐義大利大使賈桂德在 6月23日接受義大利媒體Fanpage採訪時表示,如果梅洛尼政府「不慎」決定不再續簽一帶一路,這將對國家形象、信譽和前景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意味著抑制了兩國間許多領域的合作熱情,如政治、經貿、文化等領域。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退出「一帶一路」仍可能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

《蟻報》(Le Formiche)28日分析,義大利若不續簽一帶一路,中國可能不會做出嚴厲反應:第一,義大利是G7國家,中國若採取強制措施可能會自食惡果;第二,過度宣傳義大利不續簽只是讓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之際留下污點。

2023/05/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G7唯一簽署「一帶一路」的義大利喊退出,中國學者:北京臉丟大了

拿坡里東方大學副教授兼ChinaMed研究團隊主任法德拉(Enrico Fardella)表示,自從與中國簽了MOU之後,義大利並未取得任何經濟利益。他說:「義大利沒拿到任何經濟回饋,反而不願與中國簽MOU的歐洲國家卻獲得更優渥的經濟利潤。」

2022/1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訪印度,見證台印簽署3項電子製造、綠色科技MOU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目前正在印度訪問,昨(3)日出席第6屆台印度產業高峰論壇開幕典禮,見證台灣與印度之間有關電子製造、綠色科技領域的3項合作備忘錄(MOU)的簽署。陳正祺表示,印度經商環境的持續進步更為台商帶來契機,相信這場論壇可為雙方建立連結、拓展商機。

2022/02/15 |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

美國商會:台灣與捷克、斯洛伐克與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還有哪些合作與發展空間?

觀察家指出,和中東歐各國簽署多項經濟協議後,將能帶來新興技術與人才流動,這兩者都對台灣有益,其中許多協議也將為立陶宛工程師開啟來台就業大門,帶動波海三國工程師往海外發展,或加入立陶宛當地的台資半導體廠。

2019/04/10 | 讀者投書

覺得紅統勢力不可怕的人,大概覺得《霸王別姬》的批鬥大戲也是假議題

遠離了文革時期,我們就能夠免於將所建立、珍惜、尊崇的美好事物或價值讓渡、交換出去的暴力與脅迫嗎?從最近兩岸的局勢來看,這樣的暴力與脅迫早已侵襲壓身而來,嚷嚷要脅我們交出自由、民主,或蛀蝕自由民主的基礎。

2019/04/01 | 精選轉載

【插畫】簽MOU就像把網購放到購物車

我們在面對MOU的數字也不能只抱著「看看就好」的心態,更該小心謹慎,以防這些吹噓成為動搖國本的根源。

2019/03/28 | nagee

【插畫】市長拚經濟為什麼要去「中聯辦」?

一個由89萬民意背書選出來的市長,效忠的對象不是自己的選民,居然貼上敵對國家的搖控子機關,而台灣大部分民眾居然對此事無感,甚至感到欽佩。

2019/01/08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台水將與印尼簽訂MOU建淨水廠:先建立知名度,再擴大市場

同樣看好印尼的還有台糖,但因未找到適合土地建廠,投資進度停滯。副總經理洪火文說,台糖甘蔗種苗、製糖技術都很好,因此考慮以「技術入股」與當地印尼糖廠進行合作,暫時不考慮新南向其他國家。

2018/10/17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2000億MOU簽了!中油將在印尼蓋輕裂廠

梁啟源表示,中油本身發展遇到瓶頸,因為石化產業在國內很難有新投資,光環評就是一大難題,不過中油除了布局電動車,也前往印尼投資,已展現了產業轉型的決心。

2017/07/21 | Jack Huang

績效導向的「新南向」:能否在表面功夫外更注重實質成果?

政府應更審慎選擇,並貫徹執行有價值的政策,而非凡掛名「新南向」,便不分青紅皂白要求做出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