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Microsoft

微軟(英語:Microsoft)是源自美國的跨國科技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茲與保羅·艾倫創立,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雷蒙,與亞馬遜、蘋果、Google、Meta並列為五大科技巨擘。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OpenAI宮鬥劇反映「開發派」與「安全派」矛盾:阿特曼遭革職前,研究員致函董事會警告AI威脅人類

曾短暫獲OpenAI任命代理執行長的希爾(Emmett Shear),9月時就在社群媒體主張「放慢」AI發展腳步,稱「如果我們現在的速度是10,我認為應該把目標放在1到2之間就好」。然而這回OpenAI裡幾乎全體員工都站在阿特曼這邊,讓他在這場AI宮鬥最終高奏凱歌班師回朝,也使「開發派」暫時在這場拉鋸中取得上風。

2023/11/22 | BBC News 中文

OpenAI「宮鬥劇」:聯合創始人阿特曼突遭罷免,背後有哪些秘辛?

分析師表示,此事實際上是壯大了微軟的實力,並且令OpenAI顯得非常難看。他表示,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就像是一群「在牌桌上玩耍的小孩」。他們以為自己贏了,直至納德拉和微軟接管了這一切……OpenAI這場尷尬的週末馬戲團表演,最終由房間裡的大人們接過來了。

2023/11/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阿特曼遭OpenAI董事會開除震驚各界,創業常勝軍自稱「末日準備者」,傳與公司談回鍋

其他消息人士指出,包括OpenAI最大支持者微軟(Microsoft)在內的投資人正在討論如何減少損害,包括可能敦促董事會恢復阿特曼執行長職務。他們擔心沒有阿特曼,公司人才會大舉出走。根據OpenAI共同創辦人暨前總裁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在社群平台X的發文,阿特曼對自己被開除感到意外,許多員工也感到措手不及,他們是從公司對外的部落格中得知管理階層突然有變動。

2023/04/28 | 莊貿捷

Meta首季營運回穩,急追人工智慧進度,台灣晶片供應鏈佔有先機

在Microsoft、Alphabet等多家業者相繼發表AI的相關產品後,Meta也將跟進。這意味著隨著科技巨頭的財報回穩後,在AI的投入心力會擴大,台灣的晶片供應鏈將佔有先機。

2023/03/17 | 莊貿捷

「文心一言」表現不如市場預期,百度股價大跳水,業內人士:AI技術已落後2年

業內人士指出,OpenAI突然釋出Chat GPT讓百度措手不及,在這之前,他們一直認為百度的技術是領先Chat GPT,然而OpenAI為了追趕百度,利用人工反饋的方式,以1年的時間,進行極為繁瑣費時的調整,才讓Chat GPT大舉提高準確和流暢程度。

2023/03/04 | 丁肇九

90%的人當ChatGPT是玩具、9%的人當工具,你是剩下那1%的人嗎?

不管是不是吳淡如的功勞,看來AI真的出了圈,也可預判接下來企業發展趨勢的主旋律,應該就是「X + AI」。從近期最大的Bing和Notion兩個案例來看,AI怎麼改變這些既有服務?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2023/02/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hatGPT加速AI晶片運算競爭,美台掌握關鍵供應鏈卡中國脖子

近日人工智慧(AI)生成內容軟體應用掀起熱潮,相關應用包括人工智慧伺服器、AIGC軟體升級及反覆運算,需要高階且強大運算能力的半導體晶片支持,這些晶片的製造技術均掌握在台積電(TSMC)手裡。

2023/02/24 | 莊貿捷

AI技術領先的中企為何遲不推出聊天機器人?原來是怕AI「發瘋」,大踩北京政治紅線

近年來中國一直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中國業者不是推不出類似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但是受限於北京高度的言論審查,他們真的很擔心旗下的聊天機器人瘋起來,害得自己的企業被官方封殺。

2023/02/24 | 莊貿捷

AI技術領先的中企為何遲不推出聊天機器人?原來是怕AI「發瘋」,大踩北京政治紅線

近年來中國一直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中國業者不是推不出類似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但是受限於北京高度的言論審查,他們真的很擔心旗下的聊天機器人瘋起來,害得自己的企業被官方封殺。

2023/02/13 | 莊貿捷

ChatGPT獲全球關注,帶動AI概念股投資狂潮,市場憂投機泡沫悄然形成

由微軟(Microsoft)投資的ChatGPT受到全球矚目,雖然AI並沒有實質的盈利,但是已經有許多大投資人正蠢蠢欲動,尋找更多關於AI的目標公,砸下大把的錢....

2022/11/25 |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銷售之後,才是服務的開始:「訂閱制」徹底改變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買斷關係

根據顧能公司(Gartner)的預測,2023年前將會有高達75%的線上交易開始提供「訂閱服務」。訂閱服務不但可以提供企業可預測的收益、穩定的顧客留存率,同時也降低了開發新客源的獲客成本,讓企業與顧客維持長期互惠的夥伴關係。

2022/11/15 | 莊貿捷

數位發展部攜手台灣微軟打造「數位韌性」:人才缺口將轉移至「非理工背景學生」

近年層出不窮的資安攻擊,成為了產業及政府迫切解決的問題。今(15)日數位產業署和台灣微軟(Microsoft)合作,要打造更堅實的「數位韌性」,而微軟指出數位人才缺口,將擴張轉移至「非理工背景學生」。

2022/02/28 | 精選書摘

《職場神獸養成記》:我們不敢把「社畜」的標籤撕掉,因為那五大根深蒂固的虛擬恐懼

職涯是一場馬拉松,討好特定的主管以求生,是無效的時間投資,逢迎特定的人不是可累積或可轉移的技能,若不想被未來的職場淘汰,請把時間與精力投資在變成神獸的修煉上。

2021/11/05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美國五大科技巨頭Q3財報憂喜參半,四大趨勢是否有所改變?

美股財報季逐漸接近尾聲,剛公布的美國科技巨頭有哪些財報重點?在臉書大動作宣誓進軍元宇宙的背後代表的是什麼科技趨勢出現巨變?而其他科技巨頭後續是否有額外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