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 陳海粟 《人行道》讀後感:讓世界感受到小人物熱氣騰騰的街道生活 這是第一次,我在一本書中,看到教授、學生與書攤販在一起,他們沒有使教室變得擁擠,他們甚至使幾十坪的狹小教室變成了廣域世界。 流浪漢 Mitchell Duneier More... 人行道 民族誌 公共空間 紐約 第六大道 2018/09/12 | 精選書摘 第六大道如何成為貧窮黑人男性維持生計的棲息地? 為了理解在白人中產階級為主的鄰里中,第六大道如何成為貧窮黑人男性的棲息處——我稱為維持生計的棲身地(sustaining habitat)——我們得了解的不只是鉅觀的社會、經濟、政治力量,還有當地的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如何深深影響這些男性的生活。這群人之中的一些成員,如何在空間上散布或重新散布成這樣? 珍雅各 格林威治村 More... 第六大道 少數族裔 中產階級 非法藥物 種族隔離 毒品 貧窮黑人 車站 人行道 杜尼爾 Mitchell Duneier 2018/09/12 | 精選書摘 《人行道》導讀:「還好,有這樣一條人行道」,一本可讀性極高的民族誌 杜尼爾在《人行道》一書裡帶我們看到,看似失序的環境其實自有一套道德秩序運行其中,規範著過往生命不盡順遂的人們持續以正派的方式活下去,形成一個相互支持、指引生活的社群。 Mitchell Duneier 杜尼爾 More... 社會學 芝加哥學派 民族誌 紐約市 黑人男性 研究倫理 被研究者 田野工作 窮人 都市空間 黃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