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
「優化防疫20條」煞不住疫情,日增逾3萬例防控升級,中國網友「十問」質疑當局防疫不力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日前表示,中國民眾對20條產生擔憂,是因為二、三線城市缺乏醫院,全國醫院更缺乏加護病房,加上社會免疫屏障低及國產疫苗效力不高。加上疫情正升溫及上述的宣傳影響,才會產生這種心理。但事實上,Omicron已經不像官方先前宣傳的那樣了。
中國防疫政策急轉彎放棄「清零」後,民眾出現兩派意見對立。「清零派」暗示批評,中共取消「清零」政策讓國內和西方的惡意批評者有了主動權,甚至削弱了中共在忠實支持者心中的地位。爭論的另一方是「放開」或「解封」派,他們視解除封控為一種解脫,認為社會迫切需要中共從人們日常生活中退出。
北京人裡,雖然有人在醫院裡、藥房前罵罵咧咧。但在發燙的體溫下,仍然不失幽默,不但勇敢承認自己染疫,更勇於自嘲及分享染疫心得。像是夫妻倆陽了就是「雙氧水」,三個人陽了是「三羊開泰」,全家陽了且都發燒則是「烤全羊」,整個辦公室的人都陽了則是「羊圈」。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日前表示,中國民眾對20條產生擔憂,是因為二、三線城市缺乏醫院,全國醫院更缺乏加護病房,加上社會免疫屏障低及國產疫苗效力不高。加上疫情正升溫及上述的宣傳影響,才會產生這種心理。但事實上,Omicron已經不像官方先前宣傳的那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