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Forty

One-Forty(法人名稱: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是台灣在地的非營利組織,2015年由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的陳凱翔以及台灣大學工管系畢業的吳致寧共同創立,前身為移工商學院,全名為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0 | Hang-TV越南夯台灣

你知道台灣有一間移工學校嗎?不只讓他們更適應異鄉生活,也能與雇主有更好的溝通

在「One-Forty」當任媒體關係的蘇欣儀表示,通常能夠來移工學校上課的人,都是和雇主關係較良好的移工,而雇主也願意讓移工一個月中休假一日來進修,營運長黃妤婷也分享,組織在一開始是土法煉鋼地到台北車站拿小文宣去介紹,並藉由移工們口耳相傳,到如今已有一個7萬人的線上學習社群。

2022/09/27 | One-Forty

移工之聲年度攝影展(下):我們決定在台灣拍張照片留念,然後在我們出生的土地上結婚

首先我感謝主,讓我遇見了你,我們注定會在台灣某個時間和地點相遇……自從遇見他以來,他成了我每一天的動力。發薪水日時,我們就會見面、去教堂,一起吃飯。我們總是深入的談論我們的未來。我們喜歡在安靜而浪漫的地方聊天,就像照片中的那樣。

2022/09/27 | One-Forty

移工之聲年度攝影展(上):照顧爺爺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他是我的鬥士

除了治療疾病,他是一個個性非常好的人,有著一顆黃金般的心。照顧爺爺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每天徹夜未眠,從家裡到醫院。幫他吸痰、用噴霧器、拍背、換尿布,也幫他洗澡、換尿袋。看著他變得越來越虛弱,我的心都碎了。他是一個如此強壯和有勇氣的人,他是我的鬥士。

2022/06/28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評審團名單出爐,主席鄭麗君:成為「近未來人才」,看見眼睛所看不見的重要事物

對於未來大人物,社會期待的是未來需要的人才?挺身而出的change maker?還是如《捍衛戰士》不被傳統框架的勇敢做自己?如果你還在尋找心目中未來大人物的模樣,評審們推薦了書單和電影,也許將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2021/09/01 | One-Forty

移工寄回家鄉的包裹:拼湊著在異鄉的小小世界,也承載了思念家人的心情

在基隆暖暖照顧阿嬤的Titinih寄了按摩器給媽媽,時鐘送給要去讀大學的女兒,文具給兒子;在五股工廠工作的Risca,要寄電鍋給奶奶,不沾鍋給母親,球鞋給喜歡運動的弟弟;在桃園工廠工作的Sumiyati寄了球鞋的兒子,涼鞋給父親

2021/07/16 | 吳象元

疫情下該如何協助移工?One-Forty推出的「防疫機器人」已達近3萬人次的點擊

政府因京元電疫情看到移工對台灣的重要性,也讓政府跟移工的距離更加靠近,陳凱翔也希望政府能了解到,移工不是只有在疫情下需要關注,而是平時就要與移工保持暢通聯繫。

2021/07/13 | One-Forty

在台灣勞動也用鏡頭紀錄:在異鄉度過的每一小時,也讓我們與所愛的人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

我拿這張街頭相片來參賽,並取名為「時鐘」。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也對所有移工很重要,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將在異鄉停留多久,不知道回家後,孩子是否仍然認得我們、家庭是否還很完整,或是否還能活著回家。

2021/07/10 | One-Forty

在台灣勞動也用鏡頭紀錄:奶奶是我在台灣的世界,從起床到晚上要睡覺時,始終是在一起

齋戒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我們無法一起吃飯,他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我們只能在晚餐時間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齋戒月結束後,開齋時,她激動地叫我立即去吃飯。她喊道:「已經晚上六點半了,快吃吧!」 因為她知道太陽下山後我才可以吃晚飯。

2021/07/04 | 讀者投書

【專訪】張希慈、吳致寧:離開自己創辦多年的NPO,就代表背離了內心的使命嗎?

當NPO創辦人選擇離開自己創立的組織,常會面對社會大眾的質疑。但離開自己創辦的NPO,就代表背離了自己內心的的使命嗎?他們怎麼看待自己的離開?離開後又朝什麼方向前進?

2021/05/18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Covid-19疫情升溫:移工19日起暫緩入境,在台移工不分合法、非法身分都可篩檢

關注移工的非營利組織,透過網路協助外籍移工朋友在疫情當下能獲得防疫資訊,例如組織One-Forty便推出能支援東南亞多種語言的聊天機器人One-Forty CARE,將台灣政府的疫情資訊,即時傳遞給東南亞移工 ,此外One-Forty也會在近期製作一份專屬移工情境的東南亞母語衛教資訊大補帖,包含生活防疫守則、轉介求助單位與相關專線等

2021/04/01 | TNL Marketing

看見立體發光的他們:樂團主唱 Jaya、淨灘發起人 Maya、服裝設計師 Mark,移工之外的夢與生命

當東南亞移工在台灣被慣稱為「外勞」,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已經被簡化地想像成單純的勞動力。根據 One-Forty 的統計,超過一半的台灣人表示曾與移工接觸,但 95% 以上的人對外勞的想像仍停留在「看護、工人、漁工」。移工們被放在不停運轉的生產線上,一個月的自由時間,平均只有不到一天。他們如何透過這四十分之一的時刻,燃燒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2021/03/3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專訪】One-Forty:讓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交流,進而同理,看見彼此身上的故事和價值

在台的移工人數多達70萬,卻仍然是輿論的弱勢。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他們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視而不見。而陳凱翔與One-Forty團隊為了消除這些歧視和標籤,決心用教育與交流活動打造友誼的橋梁,連接這兩個世界。

2020/11/16 | One-Forty

東南亞移工在台心聲(下):不要問我何時入睡或醒來,對我們來說,白天夜晚並沒有差別

「我的工作是照顧阿嬤。儘管她看起來很健康,但是如果沒有拐杖和輪椅,她不能獨自行走。不論她走到哪裡,我都要陪著她。這看起來是份簡單的工作,但是一點也不輕鬆。」

2020/11/13 | One-Forty

東南亞移工在台心聲(上):帶著印尼國旗登上台灣最高峰,我感到非常驕傲

「當我終於抵達3952公尺高的地標,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美景。當我終於帶著自己國家的國旗登上台灣的最高峰,我感到非常驕傲。謝謝和我一起冒險的朋友,謝謝台灣。」

2019/10/25 | One-Forty

誰能體會他們的鄉愁,全台最大東南亞移工攝影展再現了他們的跨國旅程

非營利組職One-Forty舉辦的【轉機:台灣】年度攝影展,呈現了 70 萬移工從家鄉到台灣的跨國旅程,讓台灣民眾更輕易理解他們在這片土地喜樂哀愁。

2019/08/28 | One-Forty

移工Adi的夢想藍圖:一座擁有600隻羊的「打領帶的羊牧場」

Adi心裡面有著好多個夢想,離鄉背井工作至少13年,為的就是那個可以讓他完成更多夢想的「創業」計畫。One-Forty讓他上了創業課,開始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