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懸浮顆粒(particulate matter,PM)又稱細懸浮微粒、懸浮微粒、粒狀物,簡稱顆粒(particulates)或微粒,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顆粒微小甚至肉眼難以辨識但仍有尺度的差異;一般是指大氣中的顆粒,故又稱大氣懸浮微粒(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花粉症」患者常同病相憐,台灣觀光局或可宣傳來趟「避粉之旅」

日前記者在東京搭乘計程車時,聽到司機發出吸入鼻水的聲音就問:「是花粉症嗎?我也是。」司機苦笑說:「是啊,去年12月就拿藥吃了,但還是有症狀。」記者感到很訝異說:「12月?是超前部署嗎?」曾聽說日本發生汽車駕駛人因為罹患嚴重花粉症大打噴嚏,瞬間手抓的方向盤亂轉導致撞死人的事故。所以司機可能要先做好準備。

TNL+ 2023/03/06 | TNL國際編譯

不只COVID-19讓你聞不到,空氣污染可能已造成你的嗅覺慢性喪失多年

對於許多人來說,COVID-19確診可能是第一次讓他們嘗到失去嗅覺的滋味。嗅覺喪失症使人聞不到任何氣味,對人類的整體健康和生活品質都將產生重大影響。不過,呼吸道感染所造成的嗅覺喪失仍屬於短暫現象,實際上因為空氣汙染等其他原因,你的嗅覺可能已經逐漸喪失多年。

2023/03/03 | 廣編企劃

空氣清淨機也有「能源效率分級」,如何選擇才能省電又享有好空氣?

日前政府針對空氣清淨機推出「能源效率分級」全新規範,民眾只要認明能源效率標示就可以輕鬆選購,有效清淨空氣的同時又節能省電、守護消費者荷包。

2022/12/18 | Louis Lo

【圖輯】空汙之城:霧霾籠罩印度新德里,數百萬人健康暴露於致命威脅之中

印度首都圈有近1000萬輛汽車,比孟買(Mumbai)、金奈(Chennai)和加爾各答(Kolkata)這三個主要城市的總和還要多,排放出大量的廢氣,而工業排放物、建築工地的灰塵和家庭火災產生的煙霧,則加劇了這個混亂局面。

2022/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高雄臨海工業區冬季PM2.5致肝腎毒性,中山大學研究登國際期刊

袁中新說,PM2.5除了會導致急性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長期暴露致肺癌風險增加外,也可透過體內循環系統影響到腎臟、肝臟等器官,造成其他病變。建議民眾空氣品質不佳、PM2.5濃度高峰期間,減少戶外劇烈運動,儘量待在室內環境或使用空氣清淨機。

2022/10/19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台灣整體空氣品質有變好嗎?有,但還需要解決「臭氧」這個隱藏角色

周崇光提到,要解決台灣的PM2.5空污問題,減少衍生型PM2.5才是主線。由於高濃度的衍生型PM2.5在人類肉眼來看宛若煙霧一般,再加上是由一系列光化學反應而成,因此又稱為光化學煙霧。

2022/10/07 | 環境資訊中心

都會區懸浮微粒中測出金屬顆粒:研究發現塞車走走停停的剎車碟盤磨損,也是空污一大元兇

汽機車走走停停,只要一剎車,連接車軸的剎車碟盤與剎車皮互相摩擦,進而釋出金屬顆粒,這些金屬顆粒和引擎燃燒所釋放的尾氣一樣,都可能造成細胞發炎,提高呼吸系統併發症風險。

2022/06/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研究:使用化石燃料產生PM2.5影響平均壽命,全球人類因空汙少活2.2年

這份報告並指出,相較於其他導致早逝的原因,PM2.5的影響堪比吸菸,且為飲酒的3倍以上、感染愛滋病毒/愛滋病(HIV/AIDS)的6倍。

2022/06/09 | 康健雜誌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X群創光電榮譽董事長段行建:產官學如何共同對抗空污、發展精準治癌?

自從開始監測空氣品質後,「我連吐出來的痰都變清了,」段行建建議,面對看不見致癌殺手,個人與企業都應該更加警惕。回應段行建對空污的關注,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認為,相較基因難以改變,環境造成的致癌風險,反而有機會靠政府與個人的積極行動加以掌控。

2022/02/16 | 臺灣公衛學生聯合會

細懸浮微粒PM2.5透過兩種途徑影響人體,長期暴露對健康會造成哪些危害?

PM2.5是透過兩種方式:呼吸道吸入及作為接觸過敏原兩種方式,前者直接影響我們從鼻腔到肺部,進而影響全身組織與器官;後者讓我們的皮膚和眼睛一直會癢、極不舒服。

2021/12/30 | 市場快訊

3M攜手胸腔科醫師,教你三步驟讀懂空氣品質 三「讀」解析居家空品,預防空污元兇造成氣喘問題!

在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有氣喘問題,比例之高!氣喘是慢性病中相當難纏的一種,一旦罹患將可能需要長時間定期回院追蹤。迎接新的一年,不只家具要除舊佈新,居家室內空品也需要「健檢」。

2021/12/01 | 市場快訊

3M揭密北中南城市空污熱點,揪日常生活三大「人造空污」來源

當空氣品質達紅害等級、拉空汙警報,就已不適合外出活動且易造成人體多項不適,研究結果顯示城市工業、交通要道、街邊人為活動仍是關鍵空氣污染主因,如何把關居家空氣污染,與緊鄰住家的污染源和平共存是關鍵!

2021/04/28 | 市場快訊

3M 話題性新品「全淨型空氣清淨機」極智上市 室內空汙零妥協、極淨空氣零時差

全球創新品牌3M秉持「科技改善生活」的理念致力為大眾帶來潔淨空氣,專利濾網也獲台灣市場肯定,2020單年度累積濾網銷售達五座101高度!為帶給台灣消費者更好的潔淨空氣體驗,

2021/04/18 | TNL 編輯

沙塵暴來襲20測站達紅色警示,颱風舒力基對水情幫助恐「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截至今(18)日上午9時,全台共有20測站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主要集中在新竹以北及澎湖、金門等地區。而颱風舒力基路徑看似有威脅,其實因中央山脈的屏障,造成降雨的東、西差異。能否有紓解旱象的降雨,恐將「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2020/12/21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氣炸鍋所產生的PM2.5和油煙,是傳統油鍋的13倍」,是真的嗎?

網傳文章提到「氣炸鍋」所產生的PM2.5和油煙,是傳統油鍋的13倍,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2020/12/16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曼谷面臨嚴重空汙,居民困擾:「當我咳嗽時,人們就懷疑我感染武漢肺炎」

對於曼谷多日的霾害,總理帕拉育已指示政府機關執行有效的對策打擊空汙,也鼓勵人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造成PM2.5危機的原因眾多,帕拉育稱是因為農民缺乏適合的設備處理廢棄物,而選擇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