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0/01/29 | 肥醫生

醫管局和政府應公開數據協助抗疫

在公營機構推動資訊科技化是一件悶人的事,我明白在位者的年紀沒有受過太多數據資訊傳訊的訓練,但數字會說話,新世代對數字的敏感恐怕是舊一代朋友所不能理解的,要推動世界向前行,我們就唯有用新的模式新的語言。

2020/01/26 | Y.t.Chan

就算不完全封關,也要設法換取時間給香港應對疫症

少一些人入境,少一些懷疑或確診個案,前線醫護人員承擔的壓力就會減少一點,因勞累而犯錯的機率也隨之下降,這是直接影響香港市民生命安危的舉措。

2020/01/23 | 黃宇軒(Sampson)

未從沙士得到教訓的香港當權者

2003年沙士疫情最嚴重之時,也是香港難得有過市民高度充權與反思的狀態,本應引發全城檢討,動搖各種體制的疫病,最終沒有帶來深刻的改變。

2020/01/08 |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

在醫院為性暴力受害人設立危機支援中心,刻不容緩

性暴力是一個公共衛生議題,然而政府一直視之為「社會福利政策」,甚少將遭受性暴力的病人群體放入醫療服務的規劃,更遑論在醫院設立一個服務這個群體的危機支援中心。

2020/01/07 | 文科生.歷險手記

關於不明原因肺炎︰為何政府不強制隔離疑似患者、禁止曾到武漢病人入境?

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引起關注,不少人都害怕如當年SARS一樣,並希望政府能盡力阻止疫症出現,但要求強制隔離所有疑似患者、禁止曾到武漢的病人入境,目前並非最有效及合符比例的方法。

2020/01/06 | 公共衞生研究社

預防武漢肺炎FAQ

說起「武漢肺炎」,人人聞之色變。不想香港重蹈2003年的覆轍,可以怎樣做?我們綜合了七條常見問題,希望幫助大家提高警覺之餘,無須過分擔心。阻止疫症蔓延,我們都能出一分力。

2019/11/19 | 公共衞生研究社

催淚彈毒害難以估計,政府須帶頭研究正視問題

近月警方施放催淚彈的數量之多,地區之廣泛,使香港變相成為化學武器的人體試驗場。政府在大量使用催淚彈的同時,更應同時負起責任,公開催淚彈和其他人群管制化武的成份,與學術機構和民間團體㩦手解決催淚彈帶來的遺禍。

2019/11/14 | 公共衞生研究社

前線記者疑患不治之症「氯痤瘡」,正視催淚彈毒害刻不容緩

讓我們一眾學者擔心的是,催淚彈䆁出的類二噁英會污染植物、土壤表面及水中沉積物。倘若陸上及海洋生物攝入受污染的植物、土壤和沉積物,會在食物鏈中殘留積聚數十年。當我們進食受污染的海產肉類蔬菜時,類二噁英又會透過消化系統進入身體,毒害我們。

2019/07/12 | TIME

流言令剛果人不相信有伊波拉病毒,疫情難以控制

錯誤資訊導致疫情在剛果難以控制,這一波疫情目前已造成超過1300人死亡,嚴重程度是史上第二,但眾多謠言使得剛果人對醫務人員及當局的對應措施都不信任。

2019/04/23 | 讀者投書

政府應調整控煙政策︰訂立禁傳統煙時間表、規管另類煙草產品

我們認為政府可一方面為全禁傳統煙草訂立時間表,另一方面在科學界仍未能確切指出電子煙如何影響人體以及其對非吸煙者的影響前,應先規管另類煙草產品,並在將來有足夠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再決定是否調整相關政策。

2019/03/11 | 讀者投書

從政者更應站出來支持科學實證——再回應張秀賢

政府是次建議規管電子煙及另類煙草的科學証據實為薄弱,在沒有足夠科學實証支持下,進行公眾諮詢只是刻舟求劍,令輿輪更容易被情緒牽引,而令政策討論背離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