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麻生太郎澳洲演講,稱中國武力侵台可能性低,日本應加入「AUKUS」組成「JAUKUS」

麻生太郎分析指出,中國長期的目標是以海軍軍力掌控第二島鏈(從日本伊豆群島至美國關島),如果無法阻止中國這項企圖的話,美國海軍的行動可能受到抑制。因此他認為,日、澳、美應該更進一步合作。他表示,形成JAUKUS此一構想是他個人的看法,他認為作為嚇阻中國的象徵,這構想具有發出訊息的效果。對於澳洲藉由AUKUS正在進行潛艦部隊的強化,日本在這方面可大大做出貢獻。

2023/11/03 | Abby Huang

中澳外交的艱鉅考驗:時隔7年再有澳洲總理造訪中國,艾班尼斯可能會和習近平談些什麼?

艾班尼斯將成為近7年來第一位踏上中國土地的澳洲總理,對北京來說,艾班尼斯的訪問是扭轉和改善習近平和中國形象的絕佳機會。在中國眼中,澳洲的外交價值與澳洲的貿易和自然資源同樣重要。中國經濟近期大幅下滑,讓中國內部對習近平的執政能力產生質疑,習近平需要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實力。

2023/11/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太沙皇」坎貝爾獲拜登提名任副國務卿,曾與吳釗燮、顧立雄會談

坎貝爾過去至少6次訪台,與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及陳水扁都曾見過面;2013年初坎貝爾卸任亞太助卿一職後,馬英九曾於當年10月在總統府親自頒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感謝他為美台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

2023/08/04 | Abby Huang

紐西蘭發布新國防戰略報告:稱中國是造成大國競爭的主因,將與美澳加強防務合作

紐西蘭新公布的戰略文件也引發民間團體的反對,稱紐西蘭是在美澳脅迫下採取了更具侵略性的軍事立場,是讓紐西蘭走上了「戰爭之路」,也稱氣候變遷是紐西蘭主要的安全威脅,「而不是中國」。

TNL+ 2023/07/21 | 湯名暉

葉倫延續著布林肯的「護欄」 ,實為美國進一步遏止中國崛起的「圍欄」

今日的「護欄」即使仍含有善意的共存意味,但中國面對的地緣情勢和壓力若未能緩減,或是美國維持霸權或國際秩序的能力遭受挑戰,的「護欄」將不可避免的成為「圍欄」。

2023/07/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岸田文雄會北約秘書長因應安保課題;北約峰會公報刪除設東京辦事處內容,可能延至秋季決定

史托騰伯格今年初訪日時,提出在東京設立辦事處的想法,日本也計劃讓駐比利時的日本大使館兼北約政府代表部獨立出來,設置駐北約代表團。然而,法國公開反對在東京設立北約辦事處的計畫,認為這會對中國傳達錯誤訊息,也會讓東南亞國家緊張,擔心必須在華府與北京的敵對關係當中選邊站。

TNL+ 2023/06/26 | 湯名暉

中國重提毛澤東「極限思維」 ,策動連串「灰色地帶衝突」爭取對美國的政治勝利

中國近期以「極限思維」策動的一連串「灰色地帶衝突」,其戰略傳統來自於毛澤東思想,以「打打談談」的形式,作為軍事行動支撐談判,同時考驗對手的底線,從國共內戰到近年的領海與邊境衝突並不鮮見。

2023/06/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澳洲學者:日本區域安全角色「從追隨轉為領導」,不再只仰賴美國嚇阻中國

莫爾根說,日本戰略的另一個關鍵面向是迅速增加美國以外的安全夥伴數量。日本正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積極促進與其他國家的防衛關係,例如澳洲、菲律賓和韓國;同時也與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等建立更密切的防務安全關係。

2023/06/15 | 《思想坦克》

香格里拉對話:強勢的中國與無存在感的東協,與會國高度關注不在議程上的台海問題

台海安全議題在演講與提問時所出現的溫度差,可能是與會者無意在新加坡升高與中國的對抗態勢,以免出現對中競爭或是台海議題支配全場,導致東協以及地主國關注的安全議題被排擠的狀況。但也因為台海安全議題實在太重要,因此還是屢次在問答時被提出討論。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太戰略新軸線:參與四方對話與美聯合軍演,印度低調不刺激中國

2020年6月印度與中國關係因邊界流血衝突陷入緊張,長年依賴的安全夥伴俄羅斯又深陷俄烏戰爭的泥淖,甚至可能淪為中國小弟,外界認為印度開始與美國越走越近,包括參與諸多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事演習,以及與美國共同研發國防設備。

2023/05/22 | BBC News 中文

G7峰會聯合聲明劍指中國「經濟脅迫」,澤倫斯基成最後一日焦點

從澤倫斯基的角度來看,他盼望在獲得G7和其他國家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的保證後,能順勢試圖說服其他領導人,無論他們來自印度、巴西還是其他地方,一同加入支援烏克蘭的隊伍。「現在,他有了寶貴的面對面時間,而不僅僅是通過電話或視頻連接進行對話,努力提出自己的觀點。」

2023/05/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避免美國史上首次債務違約,拜登縮減亞太行程,星媒:恐損及美國海外公信力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專家李柏(Jon Lieber)分析,「如果拜登在國內失去正當性,也無法在國際事務有所作為」,債限是很重要的議題,恐影響拜登連任機會。但無論如何,這都難免影響拜登在外交上的努力。

2023/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5月赴澳途中將首訪巴布亞紐幾內亞,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

拜登將成為至少一個世紀以來,首位訪問巴紐的美國在位總統,「他將在22日早上到訪,將只停留3個小時」,與馬拉普的會晤預計將聚焦在經濟、安全與氣候變遷。這趟訪問是在凸顯巴紐迅速增加的戰略重要性,美國和其盟國正在亞太地區與中國爭奪影響力。

2023/04/19 | 張博丞

澳洲商人被控出售AUKUS等機密情資給中國間諜,面臨最高15年刑期

希爾戈與兩名化名為肯恩與伊芙琳的中國人互動了兩年多,這兩名中國人最先通過LinkedIn與希爾戈取得聯繫。隨後希爾戈與兩人交換了大約3300條微信訊息,希爾戈還在懷疑這兩人是中國間諜的情況下,邀請肯恩來澳洲拜訪自己。在互動中,希爾戈被要求手寫有關澳洲與美國、英國的AUKUS安全伙伴協議、四方安全對話、鐵礦石和鋰礦開採的報告,以換取裝滿現金的信封袋。

TNL+ 2023/03/27 | 湯名暉

習近平訪俄不僅未能確保中國利益,反而陷入普亭的「地緣軸心陷阱」

俄烏戰爭已逾一年,中國的「一帶一路」受到空前打擊,中國亟需恢復歐亞大陸的地緣穩定,因而提倡「全球安全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中國一方面沿用俄國的論述合理化自身的倡議,同時也投入大量資源共同面對西方的壓力。然而,俄國卻未能給予中國同等的回報之外,更得為「大到不能倒的俄國」擔保,甚至被動陷入俄國的「地緣軸心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