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

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較常簡稱為RCA Corporation(RCA公司)),是一家在1919年至1986年間營運之美國電子設備生產商。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3/06 | TNL 編輯

RCA第一波更一審判決出爐:246名上訴被害者中,僅24人獲賠

高院更一審原定今天上午11時宣判,但審判長只念判決主文,未詳細說明判賠金額,直到法院開記者會向媒體說明,RCA受害者才了解詳細判賠金額和判決理由。

2019/12/27 | Abby Huang

規模最大、纏訟最久「RCA案」第二波賠償出爐,判賠超過23億創工殤賠償紀錄

二軍官司出爐,1115名原告獲判總計新台幣23億300萬元,也為3月將進行的一軍C組更審的判決,帶來希望。

2019/10/12 | Elanor Wang

兩度代表台灣登上倫敦時裝週,但她不想成立自己的品牌

台灣出生的郁媚,來去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前後,曾經兩次代表母校輔大織品系參加倫敦時裝週,但至今她仍持續向各大品牌投履歷而不成立個人品牌,背後的原因,就是想要學習喜歡的牌子的所有一切的心。

2019/07/11 | 精選書摘

《未來智造者》:產業政策「雙輸」已然浮現,台灣科技業何去何從?

從產業環境來觀察,台灣的社會文化及產業環境,遠比大多數國家(含日韓)更適合科技創業,未來領導人也必需引進國際頂尖創投公司的專長能力,填補台灣創業生態的缺口,台灣領導人必需能夠有效利用這個競爭優勢。 

2018/09/27 | 讀者投書

如果台灣加入CPTPP,我們可能得「賠償」被起訴的外商企業

RCTPP中包含了「跨國公司專屬仲裁庭」的認可,這表締約國跨國公司的環境污染、勞工剝削、消費糾紛的等等爭端,司法管轄權皆將移轉至「跨國公司專屬仲裁庭」,本國司法體系自動癱瘓,曾汙染厄瓜多土地長達30年的雪弗龍公司,甚至還以此反告厄瓜多,獲得一筆鉅額賠償。

2018/06/22 | 李秉芳

行政院提出《勞動事件法》保障勞工打官司,RCA工殤悲劇將不再重演

勞工與資方的不對等關係,造成資方常在司法訴訟上與勞工進行消耗戰,勞工長期處於弱勢,沒錢、沒時間打官司,常常選擇放棄。

2018/06/14 | 讀者投書

纏訟多年的RCA勞工職災案,誰才是真正的「法院之友」?

台灣的「法庭之友」透過如此漫長艱辛的法律動員,讓工業汙染的真相終能大白。在RCA勞工的一審及二審勝訴判決中,台灣的法官有許多解決現代工業汙染的進步見解。我們希望台灣的司法系統積極協助解決重大社會爭議,最高法院維持原審自為判決,才能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2017/10/05 | 精選書摘

東亞勞工白老鼠,合唱性別、勞動與健康交織的「賽伯格」悲歌

這些手連生產線的亞洲勞工,成為測試有機溶劑毒性的白老鼠,她們身陷在「整合的迴圈」裡,共同吟唱一首由東亞的性別、勞動與健康交織共譜的賽伯格悲歌。

2016/07/21 | 共誌

電影中的勞工抗爭困境──談《絲克伍事件》

勞工抗爭的困境,正是這種「儘管知道,但不一定解決得了」的狀況。因此,就算我們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大聲聲援那些爭取勞動條件的抗爭者,也請不要讓他們感到更加孤立。

2016/05/03 | 精選書摘

別再試圖改變叫不動的員工了,你應該花時間維持「積極者」的工作衝勁

試圖讓一個乘客起來走路,並不會改變公車行進的速度,最終只是浪費時間。但「跑者」總是有許多新的想法,每花10分鐘在他們身上,回報的努力卻貢獻出等比級數的成長。

2016/05/03 | 精選書摘

別再試圖改變叫不動的員工了,你應該花時間維持「積極者」的工作衝勁

試圖讓一個乘客起來走路,並不會改變公車行進的速度,最終只是浪費時間。但「跑者」總是有許多新的想法,每花10分鐘在他們身上,回報的努力卻貢獻出等比級數的成長。

2015/10/23 | Shih Yuan

苦等工殤慰問金未至 RCA受害工人求勞動部放寬請領限制

關懷協會表示,有些受害員工因已經請領勞保老年一次金,或醫院沒保留早年醫療費用紀錄,或無法出具因病不能工作證明等因素,難以請領職災醫療、傷病、失能、死亡等給付。

2015/07/31 | Shih Yuan

RCA工傷案進入二審訴訟 勞動部出1億擔保金助提假扣押

RCA在台設廠期間,違法將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等有機污染物質,倒入廠區所挖掘的地下水井中,導致不知情的員工因長期飲用地下水而慢性中毒、罹癌。

2015/07/16 | 吳象元

創業,總帶了點傳說的味道:是撰寫熱血無比的青春故事,還是苦樂參半的人生經歷?

1976年,當年21歲賈伯斯和26歲的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就是在自家車庫裡搞出了蘋果一號電腦( Apple I Computer),1970年代,也有這麼一群投身創業的年輕人,在政府支持下,扛起台灣電子產業轉型大任。 關鍵評論網推出「爸媽,我想創業!」專題,從理性的團隊創辦人角度觀點、近距離觀察美國矽谷脈動,到感性的創業團隊分享、共創空間的故事,打破你對創業不切實際的想像,誠實打量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