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英語: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縮寫為RCEP)是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十國發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與東協有自由貿易協定的五方共同參加,共計15個締約方所構成的高級自由貿易協定。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7 | 方格子vocus

中美菲三方較勁南海仁愛礁,中國外長王毅為什麼提議與東協國家合作?

中美菲的仁愛礁衝突,其本質便是菲律賓在中美間「過度選邊」的結果,東盟整體雖出於團結意識,不會對菲律賓大加譴責,卻也不可能為替菲律賓助陣,而令區域的大國平衡失序、並讓東盟分歧一發不可收拾。

2023/08/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東盟秘書長:相信香港不久會加入RCEP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他相信香港在「不久將來」能加入RCEP。高金洪曾說,東盟歡迎香港參與RCEP,但強調香港能否加入,取決於RCEP全部15個成員國的共識。

TNL+ 2023/07/17 | 柳金財

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不必在走入「白宮」或「中南海」之間二選一

賴清德曾宣稱台灣對美國不要存有「疑美論」,藉此轉移美國對賴清德「疑賴論」。檢視中華民國歷屆總統和總統候選人,沒有那一位領袖像賴這樣極度高倡「一邊倒」親美路線,勿存「疑美論」、「走向白宮」;曾經倡議「親中愛台」、「和平保台」路線,現則完全倒向美國。

2023/06/13 | BBC News 中文

中國5月出口意外大跌,貿易結構發生轉變,俄羅斯、東協佔比快速上升

按人民幣計價,前5月,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同比下降5.5%,對歐盟增長3.6%,對日本下降3.5%。與此同時,前5月中國對東南亞國協國家的進出口則增加9.9%,對俄羅斯則增長達到51.9%。東協也就此超過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日本則排在第二、三、四位。

2023/01/11 | 精選書摘

《亞洲大未來》:APEC在這個新時代中,究竟會被邊緣化或是得以重生?

APEC是否可以成為巨型FTA的培育者,以及發展出擁有21個經濟體參與的「亞太自由貿易區」,這將是決定APEC在新亞洲區域主義中究竟會被邊緣化還是得以重生的關鍵。

2022/08/31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國會批准加入世界最大貿易協定RCEP,可望帶動貿易與投資

印尼國會在30日通過一項法案,批准印尼加入由中國主導、世界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為最新加入此協定的東南亞國家。

2022/06/01 | 讀者投書

「印太經濟架構」成為美國印太戰略抗中最前線?實際力道恐怕不如預期強硬

IPEF被視為美國為彌補退出CPTPP之空缺而建立之架構,也在本次拜登亞洲行扮演重要角色,但它與CPTPP和RCEP有什麼不同,學者專家們又是如何看待IPEF對印太戰略的影響和台灣在其中的角色呢?

2022/06/01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什麼?台灣不在第一輪名單中真的是利空嗎?

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美國組建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它其實跟CPTPP、RCEP有本質上的不同,甚至還有很多不清楚的細節。台灣第一輪未受邀參與,雖有國際政治考量,但未必是壞事。

2022/05/16 | 《思想坦克》

新冷戰體制下的台灣印太戰略:歐盟出現再建契機、東協面臨邊緣化危機

隨著美中從競爭進入幾近敵對態勢,以及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所帶來的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同盟,對中—俄—北韓—伊朗—巴基斯坦等的歐亞海陸對峙,除了東協面臨更大選邊與可能裂解的壓力外,台灣可能也要針對這個新局勢形成新思維與新戰略。

2022/01/14 | 美國之音

RCEP生效,商業與外交的結合或能讓中國改善與週邊國家關係?

RECP包括東協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這項協定將削減超過90%以上貨物貿易的關稅。這意味著出口商在向包括巨大的中國市場在內的其他國家運輸貨物時能省錢。專家認為,RCEP還能連接互補供應鏈。

2022/01/03 | 美國之音

展望2022東南亞:緬甸政變後局勢仍不樂觀,RCEP生效牽動全球經貿版圖

緬甸政變將近一年,但國內局勢仍動盪不安,東協能否有效解決緬甸問題,仍是未知數:1月1日於東南亞各國生效的全球最大貿易協定RCEP,將決定東協未來的經濟前景,但也有學者稱最大受益者是中國。

2022/0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RCEP於1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商務副部長:為中國經濟成長注入新的動力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於2022年元月1日生效,以中國為中心的成員國,希望此協定能協助疫情後復甦。目前成員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10國,共15國加入的協定,但沒有包括美國、印度。

2021/12/14 | 德國之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訪東南亞,尋求合作對抗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任以來首次出訪東南亞國家。東南亞已成為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戰略戰場。去年東協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2021/09/30 | 霧谷晶策

若中國成功加入CPTPP,恐怕是再度給拜登政府敲響了警鐘

若最後中國成功加入,美國仍無動於衷的話,那中國在將佔據亞太地區上兩個大型區域貿易協定的領導位置,而這也勢必會對於美國「世界龍頭」的地位產生衝擊。並且,也可能取代現在於CPTPP領導角色的日本。

2021/09/18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曼谷擬10月開放已接種疫苗旅客入境|杜特蒂長女薩拉表態不選總統|大馬朝野簽合作協議

泰國政府預計在10月15日重新開放已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免隔離入境;杜特蒂長女薩拉稱已和父親協議,兩人之中僅會有一人參與明年大選;大馬朝野政黨簽署一項合作協議,以在疫情肆虐之際共同抗疫,確保政局穩定。

2021/09/11 | 霧谷晶策

「一國兩制」不受信任,加入RCEP與「一帶一路」能安撫香港民心嗎?

雖說現在港人對於政治制度多有不滿,但若北京能在經濟這塊彌補港人在政治上的缺失,或多或少能「安撫」香港民心。

2021/04/18 | TNL 編輯

對「電子零組件產業」依賴不斷加深,外媒:台灣顯露初期「荷蘭病」症狀

有外媒報導台灣身為半導體製造大國,在全球晶片供應短缺時對微小電子元件的依賴不斷加深,已顯露初期「荷蘭病」症狀。對此央行表示,若傳產持續提升競爭力,發展高值化、數位轉型及多元生產布局,或許可降低荷蘭病的疑慮。

2021/01/08 | 方格子vocus

除了美中南海爭端,別忽略了中印即將在東南亞展開的「龍象大戰」

外界都在注意美、中之間在南海的爭端未來會何去何從,卻忽略了千年以來,長期影響這個區域的另一個區域強權是印度。美國人最擅長打代理人戰爭,而印度也有強大的動機,重返東南亞地區,讓「龍、象大戰」真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