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 |
【Rave in Peace】虛假的日常
《日常對話》並不只是一部私密的電影,更非紀錄某種特別的人生,它以非日常的方式突顯了日常的虛假,也詮譯了日常應有的樣貌。在導演和母親的互動中,體現著每個家庭的普世面貌,以及每個人在社會結構和習俗制約下的無奈。
2017/10/18 |
【Rave in peace】「短短迷你群」單元:關於姊/解放的二三事
2017年女性影展的短片特輯,取名為「短短迷你群」,或許就是要抗衡男性觀看視角的性別窠臼,因而諧擬的語言構句。若是稱短短迷你「裙」,那似乎就特別容易吸引男性視角的慾望,然而短短迷你「群」,則從衣著上的挑逗,轉化為女性社群的能動性。
2017/10/14 |
【Rave in Peace】少女心事:《娜魯的憂鬱邊界》中的家界國界
《娜魯的憂鬱邊界》透過一個非典型的家庭組成模式出發,影片中除了描繪少女娜魯對於戀愛的憧憬、自由的渴望之外,女兒與父親如何共同面對死亡、失去、身體與情慾,更是這部片想進一步探討的深刻議題。
2017/10/13 |
【Rave in Peace】分裂的人權信念:彩虹國度以色列的真相
或許,將以色列塑造為LGBTQ自由國度的粉紅泡泡,正如同將一牆之隔的鄰居塑造為恐怖分子的努力,終究為了鞏固自身存在的心安理得。
2017/10/11 |
【 Rave in Peace】《夏日1993》女孩的似水年華
《夏日1993》是一部敘事零碎的電影,沒有顯著的起承轉合,就像是一段又一段的生活點滴的串接,若要論該片的敘事形式,大概能姑且以「回憶體」稱之。不過,本片趣味之處也在於此,每一場戲的選擇,都潛藏著難以言喻的邏輯。
2017/10/05 |
【Rave in Peace】如何在《無主之城》中尋找救贖?
時間的行進從未讓人們遠離歷史,每代人只能繼續彳亍於班雅明所言的歷史廢墟中。共產政權瓦解了,昔人的青年變成老人繼續受難;當今的青年同樣不能擺脫上一代服膺的權力邏輯,甚至一直重蹈覆轍而不自知。
2017/10/02 |
【Rave in Peace】《查維拉:女人別為我哭泣》:當我們聆聽孤獨
《查維拉:女人別為我哭泣》不是太複雜的故事,沒有誰能虛構一個比查維拉自己更充滿張力、傷痕的故事,如同他的音樂一樣,簡單樸素但通透有力。
2017/09/22 |
【Rave in Peace】女性影展導讀:人生的舞伴
第24屆女性影展以「與羈絆/伴共舞」(Rave in Peace)為策展主軸,一種笑看生命更迭的瀟灑姿態,策展人羅珮嘉說:「影展並不必然是種競爭,性別並不非得你死我活,既然考驗與羈絆難以避免,和不與它翩然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