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Richard Dawkins

柯林頓·理察·道金斯,FRS, FRSL(英語: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傳播者、作家,1990年任牛津大學動物學正教授,1995-2008年任西蒙尼公眾理解科學教授。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03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關於《人慈》的思索:先射箭再畫靶的論述方式,我們真能如此斷言人性本善?

《老子.第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人慈》中理想的人性,或許在這樣的小社會才可行?現在地球上已有超過七十七億人,現在台灣直轄市的一個區都可能比春秋時期的一國人口更多,我們似乎不可能再回到小國寡民的熟人社會中了,那我們還能寄望人性的良善嗎?即使是真的?

2021/04/0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迷因》:從韓國瑜到吃鮭魚都是迷因──這有道理嗎?

如果你在生活中聽到太多人家談的「迷因」,布拉克莫的《迷因》能讓你清楚知道,什麼是迷因?而學者試圖利用迷因來解釋啥?或許你會不同意我,那麼迷因的迷因,就再贏得了一個迷因粉。

2021/02/04 | 精選書摘

《迷因》推薦序:基因的確切位置在染色體上,那麼迷因應該就存在於大腦裡

迷因概念之所以具有力量,就是因為當我們以迷因觀點看世界時,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想法不再是我們所造,也不是用來服務我們,我們反而是迷因的宿主,被迷因附體。這本全面建構迷因理論的專書,讓我們腦洞大開,擁有不同洞見。

2021/01/28 | 精選書摘

《盲眼鐘錶匠》:動、植物演化之精巧複雜,以「軍備競賽」來解釋非常適切

我們在演化世界裡觀察到的現象,類比成軍備競賽非常適切,有些學者批評我不應以人文術語描述自然,我才懶得理睬呢,那麼生動的術語,幹嘛不用。

2020/02/04 | 精選書摘

《自私的基因》:就像基因一樣,「迷因」的多產比長壽重要得多

廣義的說,模仿是瀰複製的方式。但是正如基因庫裡的基因,並不是每一個都能複製成功,有許多瀰也比瀰庫中的其他瀰來得更成功。這是天擇上的比擬,我已經提過在性質上使某些瀰具有更高存活價值的特例。

2017/02/20 | 周達智

知識邊緣的探索——What We Cannot Know?

由意識到宇宙學、由混沌到夸克,牛津「Simonyi公眾理解科學教授」Marcus du Sautoy嘗試探討科學領域中,是否存在一些永遠無法解答的問題。

2017/02/20 | 周達智

知識邊緣的探索——What We Cannot Know?

由意識到宇宙學、由混沌到夸克,牛津「Simonyi公眾理解科學教授」Marcus du Sautoy嘗試探討科學領域中,是否存在一些永遠無法解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