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英語: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縮寫為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致病原是SARS冠狀病毒(SARS-CoV)。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1/26 | 林艾德

和平封院就像鬼故事:要求少數人為大局犧牲,只是不願承認的自私與卑劣

因為有了SARS的慘痛經驗,才會從當初和平醫院「不進不出」的突襲式強制封院,變成如今桃醫的「只出不進」。沒有人會把你和其他患者一起關著自生自滅,沒有人會強迫你演一個你根本不想作的英雄。

2021/01/19 | 傅紀鋼

桃園醫護染疫案的獵巫潮,展現某些人「究責、怪罪、貪生怕死」的劣根性

衛生署長楊志良「要求案838醫師被開除」的言論引發眾多爭議。原本醫護就是染疫的危險群之一,台灣直至今日才爆出醫師被感染已是難得,為何一些民眾無法諒解,還要他負責?這背後來自兩個動機。

2021/01/19 | 《思想坦克》

台灣該如何面對醫護染疫?從楊志良的獵巫言論談起

無論是TPR或RCA,在醫界應用都超過十年;但從楊前署長發言可知其二者的無知,這可以從精神分析理論「不急著獵巫獻祭的,才能思考並獲得知識」來看,舉例來說,如果在中小學發生一個意外事件,不同老師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2020/12/15 | 精選書摘

《世紀之疫》:衝鋒前線的民間消毒師——我們不只消毒環境,同時也是安定人心

當他看見教室內凌亂的桌椅、桌上還有學生來不及收走的課本,臉上輕鬆的表情瞬間嚴肅:「如果不仔細做好全面消毒,可能還得再來一次。」所以當天包括抽屜、學生的置物櫃,都全部打開仔細噴灑藥劑,光這間教室就花超過三十分鐘,等到完成學校全面消毒時已經是三個小時後。

2020/11/10 | TNL 編輯

世衛組織防疫備受批評,今年又拒台灣於世界衛生大會門外

縱使面對武漢肺炎的防疫表現優秀,台灣今年想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希望又破滅,中國再次阻撓,即使有4國友邦為台灣發聲,世衛組織仍然拒絕。

2020/11/05 | 精選書摘

《傳染病的世界史》:往後人類與傳染病的戰局,戰況最激烈的地區應該是中國和非洲

站在地球進化巔峰的人類,與最原始的微生物爭個你死我活。有時候人類犧牲許多同胞,獲得免疫力,有時候耗費巨資研發新藥抵抗,微生物也見招拆招,不斷出新招。人類與微生物的戰局尚未明朗,「紅心皇后」的你追我跑想必還要繼續下去。

2020/09/16 | 精選書摘

《攸關貧富與生死的數學》:R0值與指數爆炸——如何用數學有效防疫?

「基本傳染數」之所以有助於描述疾病爆發的狀況,是因為只要一個數字,就包含了疾病傳播的各種關鍵特徵,包括人體內感染的發展、傳播的模式,甚至是傳播時所處的社會結構等等。根據這一個數字,就能讓我們判斷如何應對。

2020/09/11 | 精選書摘

《病毒完全圖鑑》:先天免疫、後天免疫&SARS相關冠狀病毒

人類和許多動物都演化出後天免疫,細菌和古菌也是。植物也有某種形式的後天免疫,但和動物後天免疫的作用方式非常不一樣。

2020/05/06 | 50+(Fifty Plus)

前和平醫院精神科主任李慧玟:歷經SARS與乳癌,任何不舒服都是可以擁抱的

如同封院時,李慧玟希望用「安心」的態度去面對;當要與癌症對抗,她也選擇當一個好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她有一個特別而深刻的信念:「任何的不舒服,其實都是可以擁抱的」。

2020/04/24 | 李修慧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失敗?指揮中心:不懂WHO為何宣布「瞎子摸象」的情況

17年前的今天,正是台北市和平醫院因SARS疫情封院的第一天,有記者詢問陳時中:17年過去,台灣的得到什麼啟示?陳時中呼籲:「在跟疫病戰爭,大家一定要明白,生病是沒有罪的、接觸者也沒有罪,他們都需要社會的支持。」

2020/04/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越南成功防疫的背後?有SARS為前車之鑑,並積極與防疫專家緊密合作

越南,一個緊鄰新冠肺炎病毒發源地中國的國家,官方統計到目前為止有267人受感染與零死亡病例。有人對此稱之為奇蹟和越南政府防疫的成功,但也有人持懷疑的態度。本篇文章帶大家了解越南政府在防疫期間運用了那些措施,以及試圖解開背後的成功原因。

2020/04/19 | TNL 編輯

何時能「正常生活」?陳建仁:不可能永遠封鎖,有疫苗前「減少50%社交接觸」

陳建仁坦言,對於恢復「正常生活」,目前台灣還沒有準備好。除需要研發新的快篩檢測、抗病毒藥物和疫苗外,同時也還需要限制社交接觸的頻率。

2020/04/09 | If Lin

【圖表】無薪假公司數破新高,四張圖看那些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

武漢肺炎疫情已持續3個月,對國際經濟也造成巨大的影響,情況堪比金融風暴時期。而台灣內部經濟也不免地受到影響,本文整理歷年無薪假資料,帶我們間接窺探目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2020/03/28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我爲什麼認爲「新冠肺炎」的叫法比「武漢肺炎」更有害?

武漢的事件本身是需要一個命名,並且被單獨拿出來討論,就如溫州動車事件、汶川地震、南京大屠殺、福島核電站爆炸,正是因爲這些獨立的事件命名,這些事件才擁有它們的社會記憶。

2020/03/2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免疫解碼》:對抗病毒的免疫系統,有的像港警,有的像川普?

在瘟疫肆虐下,我們很可能要減少社交活動來防疫,最糟糕的情況倘若發生,最極端的長期居家隔離也並非不可能。許多活動已被無奈的取消後,宅在家讀這本《免疫解碼》恐怕會是我們最能夠在精神上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事情之一了吧?

2020/03/19 | If Lin

【圖表】肺炎疫情各國持續爆,6張圖看管制前台灣出國人數少了多少

台灣宣布自3/19日起全面限制外籍人士入境,也建議旅行社不要出團,這勢必對航空業產生衝擊。不過,從數據來看,從二月開始航空業便已經受到巨大的衝擊,每日出入境人數已減少九成以上。

2020/03/17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大直擊:假扮冠狀病毒的「奈米疫苗」有何妙用?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胡哲銘長聘副研究員,將過去經驗應用於當前危機,目前已找出「新冠肺炎奈米疫苗」的候選疫苗。